很多人以為香港是一個金融服務掛帥的城市,其實香港亦有一班科研人員默默耕耘。最近香港中文大學就宣佈成功研發一款可以監察食物中有害物質的納米晶片,不但在短時間就可以檢測出有害物質,而且價格還較舊款晶片便宜,裝有新晶片的儀器只有手機般大小,可隨身攜帶使用,預計技術一年内就能夠推出市場。
傳統的食品檢測方式費用高,而且所需時間較長,研發新技術的中大物理系博士生葉幸權表示,隔年興起的拉曼光譜分析法是一個不錯的食品檢測方法。不過每次檢測時,都需要將檢測的物質放置於光學晶片上以加強訊號,他以檢測魚類為例子,需要將魚缸內的水跟魚身上的物質融合,再將溶液放在晶片上進行檢測,檢測成本約 3,900 至 5,460 港元左右,中大研發的新納米晶片有望將成本減低四分一至一半。
葉幸權表示新納米晶片使用高質量的金或銀納米顆粒製成,將兩者塗抹在玻璃上,晶片就會成形。整個生產過程只需 6 小時,而且可以批量生產,而晶片有效增強被檢測物的拉曼訊號,準確度高達 90%。現時全球能夠生產如此高精密度的晶片實驗室不到 5 間,但新技術能夠脫離無塵環境,在一般實驗室生產。除了用於檢測食品中常見的有害物質,亦可以用於農藥、食品添加劑,甚至是毒品和爆炸品的檢測,令晶片可用的範圍擴展至食品安全以外的其他領域。
來源: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