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公司近日持續透過非正規途徑繞過美國對高階人工智能(AI)晶片出口限制。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中國企業安排工程師攜帶載有大量數據的硬碟飛往馬來西亞,當地租用裝配輝達(NVIDIA)高階晶片的伺服器訓練 AI 模型,然後再將處理後數據帶回中國。此舉突顯中國企業正依賴東南亞與中東地區作為新訓練基地,在美方嚴格審查出口與轉售的背景下另闢蹊徑,令人質疑美國管制措施的成效。
消息指出,今年 3 月初,4 名來自中國的工程師抵達馬來西亞,他們每人均攜帶一個裝有 15 顆硬碟的行李箱。這些硬碟儲存了共計約 80TB 數據,包括電子表格、圖像和影片,專門用來訓練AI模型。這批工程師於馬來西亞一間數據中心操作了 300 部安裝輝達高階晶片的伺服器,完成訓練後,再將幾百GB模型參數與輸出數據攜回中國。
該企業據報早於數月前已開始籌備,工程師團隊花費超過8星期整理數據與調整AI訓練程式,再以行李方式攜帶硬碟入境馬來西亞。知情人士透露,該企業去年也曾嘗試與同一間數據中心合作,但當時是透過新加坡子公司進行。今年則轉而以在吉隆坡註冊的實體公司名義操作,以減低受到美國監管審查風險。
報道提到,東南亞數據中心近月大幅增設伺服器設備,吸引來自中西方的企業租用。不少中心已開始裝配輝達與超微(AMD)開發的AI晶片。根據台灣國際貿易署統計,馬來西亞於今年 3 月與 4 月從台灣進口總值達 34 億美元(約港幣 265.2 億)的 AI 晶片與處理器,金額已超越 2024 年全年的相關進口量。
據報導,中國某些企業近來正積極在馬來西亞、大馬及中東尋找替代訓練場地。有北京企業便於今年承租馬來西亞一處數據中心內原先為美國雲端企業保留的200部AI伺服器。同時,輝達近期與中東三國包括沙特阿拉伯、卡達與阿聯酋簽署銷售協議,計劃出售數十萬枚AI晶片,為中國科技公司提供更多機會經由第三地訓練AI模型。
美國自2022年起收緊針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限制,曾壓制中國科技企業的進口與研發。不過隨著企業轉向第三地繞道操作,加上硬碟攜帶模式難以監控,此種迂迴戰術已令美方管制措施產生明顯漏洞。
資料來源:Tom’s Hardware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