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防處宣布引入電動車滅火救援工具,以應對日益增加的電動車火警事故。據統計,2024 年涉及電動車的交通意外及火警達 48 宗,較前年激增 92%。消防處強調,電動車起火時,鋰電池可能因高溫引發「熱失控」,火勢迅速擴散並伴有爆炸風險,故呼籲市民切勿自行救火,應即時撤離並報警求助。
▲應急插頭可防止電動車無故移動
電動車火警因鋰電池結構特殊,救援難度較傳統汽油車為高。助理消防區長文家平指出,電池多藏於車底並有堅固外殼保護,單靠外圍射水難以直接滅火。國際研究顯示,處理此類火警或需耗時 4 小時及 15 萬公升水。
▲應急插頭為電動車模擬充電狀態
▲防止車輛在突然行駛,對救援人員產生危險
消防處新引入的工具,包括電動車應急插頭、滅火氈及電池滅火系統,顯著提升效率。據近期訓練及行動數據,消防人員平均只需 2 小時及 1 萬 5 千公升水,便可穩定電池溫度,成效遠超傳統方法。為進一步提升救援能力,消防處已於各分區配備相關設備,並加強人員訓練。
▲電動車輛滅火氈以窒息法輔助滅火,防止火勢、有毒氣體及濃煙擴散
▲電池滅火系統
▲瞬間刺穿電池外殼並直接注水,迅速為電池降溫
▲高壓噴霧喉筆可產生水霧,覆蓋電動車底的電池起火位置,迅速降溫
消防處提醒駕駛者,若發現電池系統發出警示、異常氣味或煙霧,應立即停車撤離,並馬上報警求助。即使附近有水源,亦不建議自行滅火,因鋰電池燃燒釋放的氣體及火焰極具危險性。隨著電動車數量持續上升,相關火警事故或仍會增加,預料消防處將持續提升設備及應急策略。同時市民對電動車風險的認知亦需提升,未來或見更多公眾教育活動,防患於未然。
圖片、資料來源:RTHK
======
加入 unwire thread 傾傾科技背後黑暗事
========
相關文章:
蔚來閉門會揭示電動車未來 增程技術屬過渡產品 純電才是終極方向 RIDDARA RD6 電動農夫車登場 424 匹四驅動力 + 815mm涉水深度 內地新能源車年檢新標準落實 涵蓋電池充放溫度及混能車廢氣測試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