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十四世本週向羅馬人工智能年會發表訊息,警告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及神經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這位首位美國籍教宗強調,社會必須協助而非阻礙年輕人邁向成熟和真正責任感的旅程。
梵蒂岡本週發布的訊息針對第二屆羅馬人工智能年會參與者,教宗在訊息中承認人工智能具備行善潛力,但同時警告存在「為自私利益而濫用」以及「煽動衝突和侵略」的可能性。良十四世表示「我們所有人都關心兒童和青少年,以及使用人工智能對他們智力和神經發展可能造成的後果。我們的青年必須在邁向成熟和真正責任感的旅程中得到幫助,而非阻礙」。
教宗強調人工智能雖然「無疑是人類天才的傑出產物」,但「歸根結底是一個工具」,引用前任教宗方濟各在 G7 人工智能會議上的講話。他指出工具的倫理力量很大程度上來自使用者的意圖。良十四世特別關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人類把握和處理現實能力的潛在影響。他警告現今社會正經歷「人性意識的喪失,或至少是黯淡」,這促使所有人更深入反思人類尊嚴的真正本質和獨特性。
教宗強調,雖然目前沒有一代人能如此快速獲取人工智能提供的大量資訊,但「獲取數據,無論多麼廣泛,都不能與智慧混淆」。真正的智慧「必然涉及個人對生命終極問題的開放,並反映對真善美的追求」。
天主教會希望透過強調需要從「人類和社會整體發展」角度衡量人工智能影響來參與相關討論。這包括考慮人類福祉的物質、智力和精神層面,保護每個人不可侵犯的尊嚴,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財富及多樣性。
教宗的人工智能立場延續其教宗職務的重要主題。一個月前他在向樞機主教的首次講話中警告人工智能對「人類尊嚴」的危險。他選擇良十四世這個教宗名號是參考在工業革命期間為工人權利奮鬥的教宗良十三世,梵蒂岡發言人表示這「並非偶然的參考」。
良十四世的立場與前任教宗方濟各相似,後者在 2024 年警告社會正經歷「人性意識的喪失」。教宗希望人工智能相關討論能考慮必要的代際學習,讓年輕人將真理融入道德和精神生活,從而指導他們作出成熟決定,開闢通往更團結統一世界的道路。
來源:梵蒂岡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