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歲華裔企業家汪韜(Alexandr Wang),近日成功從 Meta 手中獲得一筆高達 143 億美元(約港幣 1,115 億元)資金,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中最年輕、最受矚目的數據企業家。這筆資金來自 Meta 對他創立的 Scale AI 約 49% 股權的投資,標誌汪韜一手創建的數據標註業務已站穩 AI 生態核心,亦令他個人身價再度暴升。
汪韜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出生,父母皆為物理學家,自小接受科學薰陶。他早於中學時期已涉獵程式設計,後來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修讀電腦科學,但認為校園進度太慢,讀完一年便毅然退學,投身創業行列。2016 年,他與拍檔 Lucy Guo 創辦 Scale AI,初期專注於為自駕車公司提供數據標記服務,逐漸將業務拓展至整個 AI 產業。
汪韜的成功來自他對數據價值的深刻理解。他認為數據如同石油,是推動 AI 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Scale AI 提供的標註與清洗技術,令原本無序的資料轉化為訓練模型的核心素材。這家公司現時擁有超過 10 萬名標註員,為 OpenAI、Google、Meta 等企業處理資料,被喻為「AI 世界最大煉油廠」。
2024 年,Scale AI 公司估值已高達 138 億美元,汪韜個人持股比例約為 15%,身家突破 20 億美元(約港幣 156 億元)。今次 Meta 入股後,Scale AI 整體估值更上升至 290 億美元(約港幣 2,262 億元),汪韜帳面資產即時增值逾倍。
這次交易背後,涉及巨額資金流轉,仔象徵人工智能產業重心的轉移。Meta 除了注資外,亦邀請汪韜擔任新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主管,主導 AGI(人工通用智能)研究。此舉正反映出 Meta 希望借助汪韜對數據供應鏈的深厚掌握,加快自家 AI 技術進展。
汪韜創辦的 Scale AI 並非沒有爭議,其標註業務曾因使用低薪外判工人引來質疑,亦被指標註內容曾交由 AI 處理,令數據質素成疑。不過汪韜親自處理質控問題,積極改良平台功能,推出即時編輯與檢視工具,提高數據透明度與準確度。
Meta 高層在公開發言中表示,汪韜擁有獨到業務觸覺與產業觀察力,即使他不是最頂尖的技術開發者,但其推動產品與建立合作關係的能力,是 Meta 現時急需的資源。汪韜本人亦指出,AI 發展正撞上「資料牆」,未來關鍵在於如何生產並管理高品質數據,Scale AI 將集中提升資料生成與模型評估能力。
28 歲便從科技巨擘 Meta 手上急袋 1,115 億港元,汪韜的故事從 MIT 輟學生,躍升成為 AI 數據供應鏈領軍者。他的經歷再次證明,在新科技時代,真正價值不只在於編寫程式,而是能夠將資料轉化為推動產業的燃料。
資料來源:TIME
相關文章:
深化 AI 智慧眼鏡合作 Meta 斥資 35 億美元入股 Ray Ban 眼鏡製造商 Meta 測試 AI 主動發訊功能 聊天機械人可根據過往對話自動跟進 Facebook 要求存取手機相片 用 AI 分析未上載照片惹私隱爭議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