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氣溫上升不可能再控制在《巴黎協定》所設定的 2°C 以內,令各界對未來氣候變遷的發展感到深切憂慮。著名氣候學家 James Hansen 領導研究報告顯示,地球氣候對溫室氣體的敏感性遠超過以往的預測,全球變暖帶來的後果,亦比原本所預期的更加嚴峻。
著名氣候學家 JamesHansen 在《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結論指溫室氣體對地球氣候影響比以往認知更高。研究團隊指出,航運業減少排放光遮蔽氣溶膠(aerosols)未能達到預期的正面效果,反而加劇了全球暖化的趨勢。各種變化可能令地球氣溫在 2045 年升超過 2°C,並引發一系列災難性後果,例如珊瑚礁徹底消失,以及海平面上升,對低窪地區帶來重大威脅。
James Hansen分析,隨著氣候系統變化加劇,未來數年全球氣溫會持續升高最少 1.5°C,預料到 2045 年升幅將至 2°C。研究團隊預測,溫室效應將會導致極地冰層溶化,令大量淡水流入大西洋,未來 20-30 年負責將溫暖的海水傳送至全球各地的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會崩潰。一旦 AMOC 崩潰,海洋生物將無法取得所需的養分,海平面上升幅度會以米為單位計算。
《巴黎協定》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包括觀察員巴勒斯坦國及聖座)於 2015 年通過的氣候協議,主要希望控制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 於2℃ 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 1.5℃ 之內。
科學界認為 1.5°C 是關鍵臨界點,能夠保障主要海洋環流系統繼續運作、防止北極永凍土迅速融化,以及保護熱帶珊瑚礁。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的數據顯示,過去 2 年全球升溫已超越 1.5°C 目標。若氣溫上升 2°C,會「永不可逆」影響地球冰蓋冰河與永凍土等造。
圖片來源:theworldshouldbe
資料來源:Research Gate、udn、Taipei Times
======
加入 unwire thread 傾傾科技背後黑暗事
========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