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行政總裁黃仁勳警告,倘若公司無法繼續在中國銷售人工智能晶片,將會對業務造成重大打擊。他指出,中國市場預計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增長至 500 億美元(約港幣 HK$3,900 億元)規模,錯失這部分市場將令公司承受龐大收入損失,亦會削弱美國的就業及稅收來源。
黃仁勳日前於美國拉斯維加斯出席軟件公司 ServiceNow 主辦的 Knowledge 2025 科技會議時,接受《CNBC》訪問。他強調全球對 AI 技術需求極高,美國企業理應在國際市場上發揮主導角色。他表示:「讓美國 AI 技術站到世界舞台最前線。」
NVIDIA 是全球領先圖像處理單元(GPU)供應商,其晶片驅動了近期 AI 技術爆炸式發展,公司市值已逼近 3 萬億美元(約港幣 23.4 萬億元)。不過美國政府近日進一步加強對華出口限制,禁止向中國出口 NVIDIA 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H20 晶片,除非獲得特別許可。這批晶片原為配合早前的美國出口管制要求而開發,採用 Hopper 架構但降級部分效能。
因應新一輪出口禁令,NVIDIA 預計將承受 55 億美元(約港幣 429 億元)季度開支,公司早前已向投資者披露這筆預期損失。黃仁勳在訪問中提到,若能繼續在中國銷售產品,將有助收入回流美國,亦能帶動本土稅收和就業機會。他強調:「當前世界局勢不斷變化,我們只能保持靈活應對。」
根據 NVIDIA 公開資料,中國市場去年佔其總收入約 14%,即 171 億美元(約港幣 1,334 億元)。為應對出口限制,公司先後推出多款特別版本晶片,包括 A800、H800 及 H20 等,冀能在合規前提下維持在華業務。不過隨著美國政策收緊,這些特製晶片亦被納入管制範圍,令公司布局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4 月中,黃仁勳曾突訪中國,期間與副總理何立峰、上海市長龔正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席任洪斌等官員會面。他在會上表示希望 Nvidia 能繼續與中國合作,並形容中國為公司「關鍵市場」。該次訪問是他三個月內第二次到訪中國。
黃仁勳近日亦在華盛頓一場科技會議上指出,中國在 AI 技術上並未落後,並讚揚華為已成為全球其中一間最具實力科技企業,具備推動 AI 發展的核心技術能力。他呼籲美國政府應重新檢視現行出口政策,讓本土企業能把握全球 AI 商機。
雖則 NVIDIA 去年收入按年激增逾 260%,但公司股價於 2025 年迄今已下跌約 15%,分析預料其即將公布的季度業績仍可錄得 65% 年增長,收入達 431 億美元(約港幣 3,362 億元)。然而增長步伐已有放緩跡象,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亦成為未來營運一大變數。
資料來源:CNBC
相關文章:
為符合新規 NVIDIA 輸中國顯示卡再改 新卡叫:RTX 5090 DD「個 Spec 再減啲啲」 NVIDIA 新 AI 技術令 VRAM 需求大減 Stable Diffusion 能以更便宜硬件運行 美國願讓步放寬半導體輸出換稀土 唯 NVIDIA AI 晶片繼續受限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