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巨擘 Meta 傳曾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欲通過審查內容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前全球政策總監 Sarah Wynn-Williams 向美國證交會提交投訴,指 Meta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願意配合北京當局,開發審查工具並考慮分享用戶數據,以打入這個擁有數億用戶的市場。該消息源自她的新書及投訴文件,BBC 已核實相關內容。Meta 否認部分指控,並稱最終放棄進軍中國計劃,另外亦指 Sarah Wynn-Williams在 2017 年因「表現不佳」而被解僱。
▲前 meta 高層 Sarah Wynn-Williams,圖片來源:BBC
據《BBC》報道,Sarah Wynn-Williams 在長達 78 頁的投訴文件中透露,Meta 於 2015 年為中國市場開發一套專屬審查系統,具備自動偵測限制性用語的功能,並計劃委任一名「總編輯」負責內容審核,甚至可在社會動盪時關閉整個平台。
此外 Meta 曾考慮聘請至少 300 名內容審查員支援該系統。她指,當時公司與中國官員緊密合作,詳細展示技術細節,協助對方測試審查工具,顯示出「與中國携手」的姿態。Meta 發言人則回應,這類與中國接觸的行為當時已被廣泛報道,並非新鮮事。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2016 年訪問中國期間,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跑步,圖片來源:BBC
據本地媒體《光傳媒》報道,Sarah Wynn-Williams 更爆料稱,Meta 私隱團隊於 2014 年 8 月曾討論「香港用戶會否繼續享有與美國、歐盟用戶相同的私隱保護權利」,團隊最後得出結論是願意削弱香港用戶私隱權,以換取在中國展開業務。最新消息顯示,Meta 最終於 2019 年因中美貿易戰升溫而放棄此計劃。
Sarah Wynn-Williams 還披露,Meta 曾利用演算法識別青少年情緒低落時機,向廣告商推送針對性廣告。例如,當少女刪除自拍後,系統會通知美容公司抓住時機推送廣告。她形容此舉令她「感到不安」,並曾試圖反對但無果。Meta 否認提供工具針對用戶情緒,稱相關研究僅為了解用戶表達方式,而非用於廣告定位。
Meta 與中國的合作計劃雖已告吹,但事件揭示了科技巨頭在市場利益與道德原則間的掙扎。Sarah Wynn-Williams 爆料掀起對 Meta 過往決策的爭議,也令公眾重新審視 Meta 數據隱私與內容管理的立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她警告,若這些決策者影響未來科技政策,可能帶來深遠後果。預計此事件將促使監管機構進一步調查,並可能影響 Meta 在全球市場的聲譽與政策調整。
相關文章:
Meta 測試 AI 生成 Instagram 留言功能 自動分析相片生成留言建議 FB Messenger 圖示突變回藍色 回歸最早設計 Meta 未解釋背後原因 Meta 與 UNESCO 合作 提升翻譯 AI 技術改善實際應用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