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發的半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北腦一號」近日完成三例人體植入手術(相關報道),中國湖北省醫保局隨即公布全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最低收費定為 966 元人民幣(約港幣 1,034 元),標誌着這項前沿科技正式邁向民生應用。技術通過腦電波讀取意圖並轉化為指令,實現人機交互,有望幫助癱瘓者行走、失語者表達。
技術進展與應用潛力
在中國所謂「腦機接口」是在大腦植入晶片,再連接外部設備。技術可透過腦電波特徵直接讀取大腦意圖,並轉化為電腦指令,實現人與機器或外部環境之間的交互聯通,創造讓癱瘓者行走等「奇蹟」。也可讓失語者「說話」、讓盲人「恢復光明」等。「北腦一號」已在多間頂尖醫院完成植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機構的首例患者術後兩周即可透過腦控進行康復訓練。復旦大學團隊展示的「三合一」腦脊接口技術,令截癱患者術後 24 小時恢復腿部運動,最快 10 天站立。據悉偏癱患者也可使用人腦控制機械臂,拿起水杯喝水。
▲圖片來源:World Journal
相關文章:
中國「北腦一號」腦機接口手術成功 助癱瘓、漸凍症、失語症、患者重拾語言能力
價格政策與市場化挑戰
湖北省醫保局根據國家醫保局指引,制定「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人民幣 6552 元(約港幣 7,014 元)、「取出費」人民幣 3139 元(約港幣 3,360 元)及「非侵入式適配費」人民幣 966 元(約港幣 1,034 元)等指導價,為全國首創。此舉為技術轉化提供政策支持。然而專家指腦機接口要實現大規模應用仍需約 4 年,植入風險、感染隱患及倫理爭議如數據安全等,仍是重要障礙。
未來展望與監管方向
「北腦一號」的突破為腦機接口產業注入動力,惟距離市場化尚存距離。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未來將完善倫理管理與安全規管,確保技術應用不逾界。隨着全球競爭加劇,預計將聚焦技術成熟度與監管政策的平衡,影響其惠及民生的步伐。
資料來源:World Journal
相關文章:
中國「北腦一號」腦機接口手術成功 助癱瘓、漸凍症、失語症、患者重拾語言能力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