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香港時間中午 12 時就在西班牙巴塞隆那的 MWC 大會前夕,發佈了新一代的真。旗艦拍攝手機 15 Ultra 的國際版,亦同場宣佈會推出國際版的小米 15,現場亦公佈了香港的開售詳情,想知更多就要瀏覽 Edward 的現場報導了。
15 Ultra 國行發佈一星期旋即推國際版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肯定是小米在推出 15 Ultra 國行版本數天後,旋即推出該機的國際版。它在外形上繼承了一部分上代小米 14 Ultra 的特點,機背黑、白色採用了航天級玻璃纖維作機背,而最特別的黑銀色更結合了航天級玻璃纖維及 PU 皮革作機背物料,十分有 LEICA 相機的設計風格。另外,機身亦採用了升級版的 Xiaomi Guardian 架構,耐跌表現比以往採用 Xiaomi Shield Glass 2.0 的機款提升了 16 倍,而框架亦採用了高強度電腦加工製的鋁金屬物料,令機身保持輕巧之餘亦不失高耐用度。鏡頭亦同樣採用了 Corning Gorilla Glass 7i 強化玻璃保護,有效提升抗摔防刮等效果。加上機身支援 IP68 防水防塵功能,令使用上亦更安心。
▲這就是小米最新推出的 15 Ultra 國際版,大家可以見到從正面看,與上代分別不算很大。
▲機背採用了航天級玻璃纖維作機背,微磨砂的表面既硬淨亦頗有手感。
▲至於白色機就在機背加入了曲線花紋,十分優雅漂亮。
▲不過筆者覺得最有型的依然是這款黑銀兩色版本,設計上更像一部懷舊 LEICA 相機,使用時更有感覺。
▲框架採用了高強度電腦加工製的鋁金屬物料,令機身保持輕巧之餘亦不失高耐用度。
▲機身亦採用了升級版的 Xiaomi Guardian 架構,耐跌表現比以往採用 Xiaomi Shield Glass 2.0 的機款提升了 16 倍。
▲機身不算厚及闊,單手握機操控手感算不錯。
▲重量方面,小米 15 Ultra 為 229.3g,不算很重。
「雙大底」相機遠近拍攝均佳
而重點的相機方面,今代採用了「大三元」式全焦段鏡頭配置,主鏡除了延續採用 LEICA Summilux 鏡頭組及 8P 非球面高透光鏡片外,四個主鏡亦覆蓋了由 14mm 超廣角到 200mm 超長焦全焦段,令用家拍攝時更具彈性。當中除了 5,000 萬像素主攝依然採用了「超大底」1 吋感光元件外,超長焦的像素亦提升至 2 億像素,感光元件尺寸亦達到 1/1.4 吋,這種「雙大底」配置令用家無論是使用主攝鏡還是超長焦鏡拍攝,遠近的成像質素,尤其是低光、夜攝場景中也有明顯提升。
▲今次小米 15 Ultra 依然採用 LEICA Summilux 鏡頭組及 8P 非球面高透光鏡片架構,設有 4 個鏡頭,分別是均是 5,000 萬像素的主攝鏡、超廣角鏡、浮動長焦鏡、以及 2 億像素的潛望長焦鏡。
▲今次的主相機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除了主攝鏡依然採用 1 吋感光元件外,潛望長焦鏡的感光元件亦達到 1/1.4 吋,這個「雙大底」配置,理論上可令遠近的成像質素,尤其是低光、夜攝場景中也有明顯提升,不過亦因如此,主相機模組依然有一定厚度及面積。
▲大家亦可見到只有超級長焦鏡可以在超高清模式拍到 2 億像素相片,其他鏡頭就只能拍到最高 5,000 萬像素。
▲小米 15 Ultra 介面上有少許改動,副目錄改為用手指一滑拉出,比以往要滑到最盡頭的目錄再選擇更順手。
▲這就是在日間以 4 個鏡頭:超廣角(第一張)、主攝(第二張)、浮動長焦(第三張)及潛望長焦(第四張)鏡拍攝的效果,大家可以見到每個鏡頭成像都十分不錯,顏色還原度高之餘亦十分清晰,即使暗位亦能看到一定程度的細節,表現值得一讚。
▲當中潛望長焦鏡可以有效壓縮取景,令相片主題更集中。
▲而使用潛望長焦鏡拍攝人像相片,效果亦十分吸引。
▲此外,小米 15 Ultra 的遠攝亦加入了 AI 功能提升清晰度,只要點按下方的 AI 按鍵就可以了。
▲這兩張就是在聖家堂室內,在以潛望長焦鏡及 120x 2791mm 數碼變焦拍攝,分別沒有開啟 AI 清晰化(第一張)及開啟了 AI 清晰化(第二張)兩者的效果,大家很明顯見到 AI 補圖的相片,真的清晰很多,而且與真實情況近乎完全相同,可見 AI 表現十分不錯。
▲另外今次小米的街拍模式,亦十分方便大家快速拍攝相片,如果配合手柄的話會更好玩,下文會再詳述。
相關文章:
【評測】Redmi Note 14 Pro+ 深入評測 機身平實 + 耐跌耐刮更耐用 + 2 億主鏡成像有驚喜 小米推出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輕巧 27.6g 鏡框 + 新增錄音功能 小米手機國家補貼關注度奪冠 線上線下同價策略市場份額大幅攀升
仍設手柄使用更有 LEICA 感
當然,延續上代的設計,今代小米 15 Ultra 依然設有專業攝影手柄配件,當中更加入了拍攝時可以放置拇指向上握把,令拍攝時手感更舒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今次插上專業攝影手柄後,街拍模式更多了模擬 LEICA 機背設計的介面,這兩個特點加起來,令用家拍攝時更有像拿著 LEICA 相機拍攝的感覺,值得一讚。值得一提的是,今代的手柄更加入了 IP54 防濺水功能,令大家使用時更加安心。
▲今次小米推出 15 Ultra,亦有同時推出專業攝影手柄配件。
▲今代依然設有專用手機殼及採用仿皮作表面物料的手柄。
▲手柄依然是採用 USB-C 直駁手機使用。
▲亦依然有附送手帶。
▲鏡頭環除了仍有提供一紅一黑兩色選擇外,仍設有供用家裝上濾鏡的接環。
▲而今次新增的配件,就是這個 Thumb rest。
▲將 Thumb rest 裝上手柄後,就可以在使用手柄時將拇指放在上方,十分有效提升手感,另外據說這個 Thumb rest 甚至可以安裝在 LEICA 相機上使用。
▲另外,快門鍵位置亦加入了可拆可換的浮動鍵。
▲裝上後令按下快門鍵時,無論是半按對焦還是按實拍攝都更有使用相機的感覺。
▲手柄內建有 2,000mAh 容量電池,方便手機沒電時可以從手柄取電應急,可說是一物二用。
▲今次這個手柄除了可令大家拍攝時更像在使用相機外,更加入了全新的 LEICA 介面模式,只要進入街拍模式後再點按 LEICA 顏色模式下方的手柄選項就可以進入。
▲進入後,大家可以見到整個街拍介面變得與 LEICA 相機的機背設計十分相似,真的很有在使用 LEICA 相機的感覺。
▲用家拉動手柄上的 zoom in / out 拉制,就可以切換焦段。
▲而點按「Filter」按鍵,就有不同的濾鏡供用家選用,當中筆者最愛依然是 LEICA 單色 HC。
▲這款黑白濾鏡用來拍攝風景或物件確實一流。
▲而這模式亦十分方便在見到有趣風景或物件時即開即拍,比使用相機拍照更加方便。
▲另外今代小米 15 Ultra 亦加入了玻璃反射移除功能,不過就留待日後詳測再為大家測試效果如何了。
支援與 Apple「互聯互通」傳相、片
除了相機配置外,今次小米 15 Ultra 還加入了與 Apple 產品「互聯互通」的功能,只要在 iOS 或 macOS 裝置下載了「小米互聯服務」這個 APP,之後 Apple 裝置及小米 15 Ultra 均登入至相同小米帳號,並將兩機接駁至相同 Wi-Fi 網絡後,兩機之間就可以互傳相片及影片檔案,筆者試過傳輸速度十分快,使用上亦十分方便,這令大家以後使用小米手機,要將相片、影片備份到 macOS 電腦,或者將原相、片分享給其他 iOS 裝置用家也更加方便。
▲小米 15 Ultra 採用了 HyperOS 2 作葉系統,其中一個新功能就是可以與 Apple 產品作互聯互通,互相傳送相片、影片或檔案給對方。
▲要做的方法亦十分簡單,筆者以 iPhone 13 Pro 作示範,首先大家要先在 iPhone 上安裝「小米互聯服務」這款程式,之後要將小米 15 Ultra 及 iPhone 接駁至相同的 Wi-Fi 熱點。
▲之後在 iPhone 打開程式並登入與小米 15 Ultra 相同的小米帳號,然後就可以在裝置中見到小米 15 Ultra 了。
▲之後在小米 15 Ultra 的相簿選好想分享的相片,之後點按下方分享鍵,再點選「小米互傳」,就可以在列表中見到 iPhone,點按 iPhone 圖示。
▲之後 iPhone 一方就會收到檔案接收提示咪自動接收檔案,完成後在 iPhone 的相簿就會見到由小米 15 Ultra 分享過來的相片了。而且由於它是採用 Wi-Fi 直連方式傳送,所以速度十分快,即使傳送多個檔案都不會耗時太久。
▲除了從小米 15 Ultra 傳送檔案到 iPhone 外,逆向從 iPhone 亦可透過這個程式將相片、影片或檔案分享到小米 15 Ultra。
▲使用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傳送方向相反而已,之後在小米 15 Ultra 的小米互傳檔案夾中就可以看回這些從 iPhone 分享過來的檔案了。
▲值得留意的是,分享檔案格式連 PDF 檔都可以,所以十分實用。
其他配置旗艦級預期之內
至於其他配置方面,小米 15 Ultra 內建了 6.73 吋 3200 x 1440 解析度 AMOLED 熒幕,顯示質素與上代差不多,依然十分亮麗清晰。另外今代的熒幕下指紋更轉用了超聲波指紋感應,不但準繩度更高,即使濕手指亦可辨識得到,使用上更方便。規格方面,小米 15 Ultra 亦用上了最新的旗艦級數硬件配置,包括: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Adreno 830 圖像處理晶片、16GB LPDDR5X RAM、512GB / 1TB UFS 4.0 內存等,更預載了小米自家的 HyperOS 2 作業系統,效能表現具備一定保證。電量方面,小米 15 Ultra 內建了 5,410mAh Xiaomi Surge 電池,足夠使用一日以上,而且它亦支援 90W 極速有線快充及 80W 極速無線充電功能,回電快之餘充電亦夠方便。網絡方面,它除了支援 5G 網絡外,亦支援 Wi-Fi 7 制式,令大家可以享受到快速而低干擾的網絡體驗。
▲小米 15 Ultra 內建了 6.73 吋 AMOLED 熒幕,支援最高 120Hz 更新率,瀏覽效果十分流暢。
▲解析度亦達到 3200 x 1440,清晰度高之餘顏色亦自然向,效果十分不俗。
▲另外今代小米 15 Ultra 亦換上超聲波熒幕下指紋解鎖技術,靈敏度及準繩度更高,使用起來更好用。
▲規格方面,小米 15 Ultra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16GB LPDDR5X RAM 及 512GB / 1TB UFS 4.0 內存,亦預載了 HyperOS 2 作業系統,屬旗艦級配置,理論上效能十分不錯,用作主力機問題不大。
▲今日發佈會現場還有「One more thing」,就是宣佈正在研發 Xiaomi Modular 這款概念產品,使用後用家可以將傳統鏡頭以磁吸方式(估計)安裝在機背,就可以用它來拍照,以光學鏡頭提升拍照成像質素,筆者確實十分期待它的量產,如果可以支援 LEICA 鏡頭就更爽了。
同場加映:小米 15 – 小尺寸大旗艦
除了小米 15 Ultra 外,小米亦宣佈推出國際版的小米 15,它在設計及配置上與國行版的小米 15 近乎完全相同,機身屬小尺寸,重量亦只有 191g 起,外攜使用及上手手感十分方便及不錯。它亦同樣採用了 LEICA Summilux 鏡頭組合作主相機,不過它就只有 3 個均為 5,000 萬像素的 LEICA 鏡頭,但也覆蓋了 14mm 超廣角到 120mm 長焦焦段,對於一般用家來說已十分夠用,而且主攝感光元件尺寸亦夠大,即使拍攝日落、低光等光源複雜的場景亦可拍出漂亮成像。它亦與小米 15 Ultra 一樣支援與 Apple 產品互聯互通的功能,令大家分享或備份以小米 15 拍攝的相片及影片時更加方便。
規格方面,小米 15 內建了 6.36 吋 2670 x 1200 解析度 CrystalRes AMOLED 熒幕,亦配備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Adreno 83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LPDDR5X RAM 及 256GB / 512GB UFS 4.0 內存,旗艦級的配置令大家以它作主力機使用亦無大問題。它亦內建了 5,240mAh Xiaomi Surge 電池,同樣足夠用上一日以上,它亦支援 90W 極速有線充電及 50W 極速無線充電功能,回電速度亦快。顏色方面,國際版小米 15 設有黑、白、綠及液態銀 4 色選擇。
相關文章:
【評測】Redmi Note 14 Pro+ 深入評測 機身平實 + 耐跌耐刮更耐用 + 2 億主鏡成像有驚喜 小米推出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輕巧 27.6g 鏡框 + 新增錄音功能 小米手機國家補貼關注度奪冠 線上線下同價策略市場份額大幅攀升
開售詳情公佈定價合理
至於開售詳情方面,小米 15 及 15 Ultra 均會在今日,亦即是 3 月 3 日中午 12 時正式接受預訂,並於 3 月 7 日正式開售。定價方面,小米 15 設有 12GB + 256GB 及 12GB + 512GB 兩種規格,定價分別為 $5,499 及 $5,999。而小米 15 Ultra 就設有 16GB + 512GB 及 16GB + 1TB 兩種規格,定價分別為 $8,999 及 $9,999,四機定價均屬合理水平。
同場加映:旗艦平板 – 小米 Pad 7 系列
除了兩部新手機外,小米同場亦推出了多件 AIoT 新產品,首先出場的就是全新的小米 Pad 7 系列平板電腦,當中設有 Pad 7 及 Pad 7 Pro 兩個款式,前者配置了 Qualcomm Snapdragon 7+ Gen 3 處理器,後者更配置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s Gen 3 處理器,加上分別內建了 8 / 12GB RAM + 256GB ROM(Pad 7)8 / 12GB RAM + 256 / 512GB ROM(Pad 7 Pro)配置,效能上具備一定保證。另外兩部平板均內建了 11.2 吋 3:2 熒幕比例 3.2K 解析度熒幕,一般作為平板使用自然十分足夠,用家亦可另購 Xiaomi 焦點觸控筆、懸浮鍵盤或鍵盤保護蓋,令平板可搖身一變成為輕薄版的手提電腦,對於需要經常流動工作的用家來說十分有用。顏色方面,小米 Pad 7 及 Pad 7 Pro 均設有藍、灰、綠三色,而 Pad 7 Pro 更另設灰色機款,這機款更採用了柔光屏配置,對保護用家雙眼更有幫助。
▲小米亦宣佈推出兩部全新平板電腦:Pad 7 及 Pad 7 Pro。
▲另外小米亦有推出採用 Matte 防反光熒幕的這款 Pad 7 Pro,不過香港未知會否推出。
同場加映二:極緻音質 – 小米 Buds 5 Pro
另外,小米亦推出了兩款全新耳機新產品,當中較高階的就是小米 Buds 5 Pro,它採用了 Snapdragon Sound 技術套件及 Qualcomm aptX 無損音效編碼技術,可提供高達 2.1Mbps 的傳輸頻寬,令用家可以享受到最高 24-bit 48kHz 音質。耳機亦配備了雙放大器同軸三驅動系統,更找來 Harmon 金耳朵團隊進行調音,據官方表示不但可確保中音平衡之餘,亦可帶來強勁低音表現。它亦支援高達 55dB 的混合式主動降噪技術,令用家即使身處嘈雜環境,亦可以享受到美妙音色。使用時間方面,配合電池盒它可為用家帶來最長 40 小時的使用時間。另外,Buds 5 Pro 更特別設有錄音觸發功能,只需要按實耳機耳柄不放,當聽到指示聲時就可以將說話甚至通話錄音,十分方便。而耳機本身亦支援 AI 語音翻譯及轉錄功能,可為用家帶來無縫的多語言翻譯協助。配色方面,它設有鈦坦灰及陶瓷白兩種顏色。
▲這就是小米最新推出的 Buds 5 Pro 真無線耳機。
▲Buds 5 Pro 最特別是支援錄音功能。
▲只要戴著耳機並按住不放耳柄,當聽到指示聲響起,就可以啟動錄音功能。
▲錄音完成後會儲存在手機,之後可以重溫,亦可以透過 AI 轉錄功能將錄音轉為文字,或者以 AI 摘要功能擷取重點。
同場加映三:支援 Wi-Fi 直連手機 – 小米 Buds 5 Pro(Wi-Fi)
除了基本的 Buds 5 Pro 外,小米今次亦宣佈推出支援與手機以 Wi-Fi 直連的小米 Buds 5 Pro 版本,在設計及功能上它與基本版 Buds 5 Pro 沒有任何分別,不過它就支援 Qualcomm XPAN 技術,採用 Wi-Fi 連線下令它的傳輸頻寬可高達 4.2Mbps,令用家可以享受到 24-bit 96kHz 音質。同時間用家仍可使用小米 Buds 5 Pro(Wi-Fi)享受長達 40 小時(連電池盒)的音樂,音質更佳之餘無損使用時間,十分體貼。
相關文章:
【評測】Redmi Note 14 Pro+ 深入評測 機身平實 + 耐跌耐刮更耐用 + 2 億主鏡成像有驚喜 小米推出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輕巧 27.6g 鏡框 + 新增錄音功能 小米手機國家補貼關注度奪冠 線上線下同價策略市場份額大幅攀升
同場加映四:主流時尚智能腕錶 – 小米 Watch S4
最後一件同場加映的新產品,就是小米 Watch S4。它屬於主流智能腕錶系列,內建了 1.43 吋圓形 AMOLED 熒幕,更支援 1500 尼特高亮度模式,即使在陽光底下仍可清晰看到熒幕上顯示的內容。它可為用家提供不錯的評動與健康監測功能,內建了 L1 + L5 GNSS 技術及支援超過 150 種運動模式,心率監測準確度亦可高達 98%,更支援一鍵健康分析功能,可於 60 秒內生成詳細健康報告,無論生活中或運動時都十分有用。小米 Watch S4 亦可提供長達 15 天的使用時間,即使沒電,充電 5 分鐘已足夠使用 2 天,使用上完全不用擔心。配色方面,小米 Watch S4 設有黑、銀及黑彩虹 3 種顏色。
AIoT 新品開售詳情公佈
至於開售詳情方面,所有 AIoT 新品均會在今日,亦即是 3 月 3 日中午 12 時正式開售,至於定價如下:
小米 Pad 7 / Pad 7 Pro:$2,499 起 / $3,299 起
小米 Buds 5 Pro:$1,399
小米 Buds 5 Pro(Wi-Fi):$1,599
小米 Watch S4:$999 起
相關文章:
【評測】Redmi Note 14 Pro+ 深入評測 機身平實 + 耐跌耐刮更耐用 + 2 億主鏡成像有驚喜 小米推出米家智能音頻眼鏡 2 輕巧 27.6g 鏡框 + 新增錄音功能 小米手機國家補貼關注度奪冠 線上線下同價策略市場份額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