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剛剛推出最新 Mac Studio 2025 版本,用上 M4 Max 處理器以及最新發表的 M3 Ultra 處理器。今次 Mac Studio 沿用上代的機殼以及散熱系統,並將硬件升級。除了 M4 Max, M3 Ultra 處理器本身增多了 CPU、GPU 的核心數量之外,其實 Apple 將可搭載的統一記憶體 RAM 容量加大到最多 512GB、記憶體頻寬升到 819GB/s,而且將最多可配置 SSD 儲存空間加大到 16TB。連接方面,M4 Max 版用上 4 個 Thunderbolt 5 插口、M3 Ultra 版搭載 6 個 Thunderbolt 5 插口。
相關評測影片:
Mac Studio 除了適合有錢買快電腦的進階用家之外,其實真正面向的消費者是需要大量記憶體去處理複雜架構的影片、3D 模型等影像製作範疇,而現在 AI 盛行,這類工作站級電腦更適用於在本地運行 AI 大模型,我們就嘗試運行 70b 大模型都迎刃有餘,Mac Studio 的統一記憶體特性,更讓 AI 應用能盡情發揮速度。
對於進階用家來說,M4 Max 型號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基本款配備 14 核心 CPU、32 核心 GPU、16 核心神經網絡引擎以及 36GB 統一記憶體;而面向專業人士的 M3 Ultra 基本款則擁有 28 核心 CPU、60 核心 GPU、32 核心神經網絡引擎以及 96GB 統一記憶體。
對於好多個人影片工作室而言,選擇基本款的 M3 Ultra,亦足以應付一般影音剪輯、廣告設計及 3D 渲染等需求,比起 MacBook Pro 擁有非常顯著優勢的散熱能力。
相關文章:
新款 Mac Studio 加入低功耗模式 降低風扇噪音適合錄音製作者 M3 Ultra 和 M4 Max 跑分結果出爐 兩者 CPU 效能分別不大
機身外觀與介面:維持方正設計 + Thunderbolt 5 升級
Mac Studio 2025 與前一代大致相同,維持小巧方正的外型,機身頂部鋁製外殼手感扎實,底部與背面仍有大面積散熱孔。機面提供 2 個 USB-C 或 Thunderbolt 5 連接埠(視你選擇的晶片型號而定),以及一個 SDXC 讀卡機。機背則設有:
4 個 Thunderbolt 5 連接埠
2 個 USB-A
1 個 HDMI
1 個 10Gb Ethernet
1 個 3.5mm 耳筒插孔
Thunderbolt 5 是今次更新主要特點之一,可支援理論上最高 120Gb/s 傳輸速度,方便外接高速硬碟陣列或 8K 以上高解析度顯示器。同時也支援多台顯示器並行輸出,M3 Ultra 配置下最多可驅動 8 部 6K 熒幕,對於專業級工作者或工作室來說,應付龐大的螢幕需求更加游刃有餘。


相關文章:
新款 Mac Studio 加入低功耗模式 降低風扇噪音適合錄音製作者 M3 Ultra 和 M4 Max 跑分結果出爐 兩者 CPU 效能分別不大
專業應用實測 AI 模型推理
M3 Ultra 内建 32 核心神經網絡引擎,搭配 256GB 統一記憶體,能在本機進行部分中大型 AI 模型推理。如執行 Stable Diffusion 生成影像、運行 AI 大模型,甚至用 Whisper 將聲音檔案轉換成文字,都可大大加速。
實試 1:本地運行 DeepSeek-R1 70b 人工智能引擎
今次我們就安裝了 DeepSeek-R1 70b 模型進行推理測試,包括進行推理運算、文章寫作等運用較多資源的任務。結果對比起上代 M2 Max 型號,有非常顯著的效能增長。
誠實者與騙子邏輯題
測試首先要求 DeepSeek R1 70B Q4 在兩部電腦上同時解答一題複雜邏輯推理題(需包含推理步驟,並限制在 2800-3000 字)。結果顯示:
- M2 Max 完成整個生成約需 7 分 24 秒,初次輸出耗時 0.65 秒,Token 生成速度為 6.41 token/s,總共生成 2819 個 Token。
- M3 Ultra 僅需 3 分 59 秒即可完成,初次輸出耗時 1.53 秒,Token 生成速度為 11.62 token/s,總共生成 2752 個 Token。
綜合而論,M3 Ultra 完成總時間比 M2 Max 快近一倍,Token 生成速度亦較前代高出約 1.8 倍。
關於誠實者與騙子邏輯題:
在一個村莊裡,所有居民要麼只說真話(誠實者),要麼只說謊話(騙子)。一天,你遇到三個人——A、B 和 C。他們分別說了以下的話: A 說:「B 是誠實者。」 B 說:「C 是騙子。」 C 說:「A 是騙子。」 已知至少有一人是誠實者,請判斷誰是誠實者,誰是騙子。
三神問題
接著以著名邏輯難題「三神問題」作為測試,依然要求模型提供推理過程,字數限制相同。結果如下:
- M2 Max:完成耗時 12 分 14 秒,初次輸出 3.10 秒,Token 生成速度 6.32 token/s,最終生成 4604 個 Token。
- M3 Ultra:完成耗時 6 分 48 秒,初次輸出 1.30 秒,Token 生成速度 11.33 token/s,最終生成 4592 個 Token。
M3 Ultra 的整體效能依然快上一代約一倍,而且未出現明顯的降頻現象。測試期間,兩部電腦的 GPU 利用率均到達 100%,但 CPU 部分尚有餘裕;其中,M3 Ultra 的 E-CPU 利用率通常維持在 50% 以下,顯示 Mac Studio 本身在電源及散熱方面仍有充分空間。此外,將 M3 Ultra 的上下文長度(context length)限制提高至 130,000 亦可穩定運作,最終花費約 4 分 47 秒完成,Token 生成速度與預設 4096 context length 基本相當,可見 256GB 統一記憶體 的優勢非常明顯。
關於三神問題:
有代號 A, B, C 的三位神祇,只知祂們名為「真實、虛謊、任性」,但不知哪個代號屬哪個名字。真實之神只說真話,虛謊之神只說假話,而任性之神會隨意說真話或假話。你的任務需找出 A, B, C 的身份,但每次只能向一位神祇發問。神祇們都懂得你的語言,但只會用祂們的語言回答 “da” 或 “ja”。這兩種回答,一個解「是」,一個解「否」,但你不知道哪個回答是哪個意思。你該如何確定每個神的身份?
相關文章:
新款 Mac Studio 加入低功耗模式 降低風扇噪音適合錄音製作者 M3 Ultra 和 M4 Max 跑分結果出爐 兩者 CPU 效能分別不大
文字生成題
而最後我們也實試利用兩部電腦運作 LLM 書寫文章的效果。我們發現 M3 Ultra 擁有 12.75 token/s 的運算效能,在更少時間內做出更豐富的輸出。
推向極限:在 Q8 模式下,M3 Ultra 表現依然優秀
為進一步測試新一代機型極限,我們在 M3 Ultra 上改用 DeepSeek R1 70B 之 Q8 模式。整體 Token 生成速度與 Q4 相比約下降 40%,但仍快於 M2 Max 跑 Q4 的速度;儘管兩者並非完全可一條線比較,但足以證明 M3 Ultra 有能力在高精度模式下,依舊負擔龐大的運算量。此外運行過程中並未出現降頻,但 CPU 與 E-CPU 利用率相較 Q4 模式有所提高,大約達到 50% 左右。
實試 2:AI 繪圖 Stable Diffusion 差距更加明顯
在完成大參數 LLM 測試後,我們也利用 Stable Diffusion 進行影像生成測試。經多種解析度與 Sampling steps 設定,可以觀察到新舊型號之間的顯著差距。
- 512 × 512、Sampling 20、生成 4 張圖:
- M2 Max:28 秒
- M3 Ultra:11 秒
- 1024 × 1024、Sampling 60、生成 4 張圖:
- M2 Max:9 分 54 秒
- M3 Ultra:2 分 14 秒
- 1680 × 1680、Sampling 80、生成 4 張圖:
- M2 Max:約 1 小時 43 分鐘
- M3 Ultra:21 分 47 秒
在最高解析度 1680 × 1680 測試中,M2 Max 甚至出現不穩定停頓,而 M3 Ultra 過程則一直維持流暢。由此可見,Stable Diffusion 上的新一代 Mac Studio 更能顯示出性能的跨代進步。
散熱效能超強
我們在 M3 Ultra 電腦即使進行效能測試,但在完整效能運作之下,機面溫度只約為 35 度,而電腦通風輸出口的溫度亦只有 39 度。
相關文章:
新款 Mac Studio 加入低功耗模式 降低風扇噪音適合錄音製作者 M3 Ultra 和 M4 Max 跑分結果出爐 兩者 CPU 效能分別不大
實試處理器效能
至於較多用到處理器的測試,我們還是交給眾多效能評測軟件。在 Geekbench 6 上面 M3 Ultra 處理器獲得了 3256 分單核效能測試與 27991 分多核效能測試。如果比起我們早前「入門版」M2 Max 的多核心 15325 分,今次所測試的 M3 Ultra Mac Studio 足有 183% 的處理能力。
▲在 Cinebench R23 測試,多核心分數為 46137 分,而單核分數為 2012 分。
▲而這個就是 M2 Max 的結果
新款 Mac Studio 更適合本地 LLM 與 AI 工作的原因
- 統一記憶體(Unified Memory)設計
Apple Silicon 將 CPU、GPU 及 Neural Engine 共享同一個記憶體池,大幅提升資料傳輸效率。傳統 PC 若僅插一張顯示卡,因 VRAM 限制可能無法運行參數較高的模型。Mac Studio 最高可配備 512GB 統一記憶體,一次解決了 CPU 與 GPU 分離記憶體配置的問題。今次我們就體驗到 256GB 記憶體的電腦,在運行大規模語言模型時的優勢。 - 高效能比與節能,不易降頻
Apple Silicon 以 Performance per Watt 見長,加上 Mac Studio 機身體積較大、具備更完善散熱設計,長時間滿載運行 LLM 也不易發生過熱及降頻。對於追求高負載、長時間穩定運作的專業用戶或企業而言,是相當理想的選擇。 - 效能或不及高階 PC 旗艦卡,但兼具穩定與相容性
若單純比較運算速度,配置高階顯示卡的 PC 主機仍可能在峰值性能上領先。然而新 Mac Studio 擁有更簡潔的部署方式、無需擔心 VRAM 不足,以及在散熱與功耗管理上擁有明顯優勢,對於部署規模適中的 AI 或 LLM 工作流程,能提供相對穩定且相容性良好的解決方案。
總結:一個餅乾罐大小的巨型工作站
從今次的測試可見,M3 Ultra Mac Studio 可搭載最大 512GB 統一記憶體,比起上代的最大 192GB 記憶體可以有更寬裕的空間,去支援更大規模的影片剪輯、影像創作,還有今次測試的本地大模型運行。到了專業領域,大家不是沒錢去升級,而是嫌記憶體上限不足,今次 Apple 就一次過拉到 512GB,在實際應用上提升了不少。
M3 Ultra 亦在運算力上有大幅提升。雖然今次測試對象是 M2 Max 處理器,似乎有欠公平,但今次測試特別想顯示出這部體積只有一個餅乾罐的電腦,效能相等於一部工作站級電腦,而且是有本地運行 AI 大模型的能力。今次測試的樣本,256GB 記憶體 + 4TB 儲存售價為 HK$62,749,價位、效能都非常貼合中小企業創作室、設計行業的需要。

相關文章:
新款 Mac Studio 加入低功耗模式 降低風扇噪音適合錄音製作者 M3 Ultra 和 M4 Max 跑分結果出爐 兩者 CPU 效能分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