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共交通智庫近日完成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反映大多數香港市民對單靠的士車隊提升本地點對點交通服務並無信心,並普遍傾向支持以市場需求為本、具彈性的網約車規管。市民亦明確指出,網約車的靈活工作安排和配對效率,遠較傳統的士模式更能滿足現代交通需求。
調查訪問了共 1,025 名市民,當中超過 80% 受訪者認為,即使政府擴大的士車隊規模,仍不足以完全取代現有網約車功能。29% 的人更直言對靠的士改善交通「非常悲觀」,70% 認為網約車缺席下的交通體系難以運作順暢。
市民對網約車司機工作安排的看法亦相當一致,85% 受訪者表示應容許司機彈性上線,應付交通高峰和需求波動,這是傳統的士制度難以提供的彈性。而在規管方向方面,64% 市民反對設限網約車或司機數目,主張應讓供應量隨市場自行調節;如政府最終決定實施限額,93% 表示起碼要維持現時水平。
不少市民亦提出他們對傳統的士行業的顧慮。58% 受訪者認為的士行業過份重視收入,服務質素長期得不到改善;54% 指出由於欠缺競爭壓力,令業界缺乏提升誘因。另有 48% 認為市民應有選擇權,因應不同情況選擇的士或網約車,兩者應可共存。
在被問及網約車的主要優勢時,最多人提到包括預先知曉車資(57%)、更快配對(52%)、可用無現金付款(51%)和整體方便程度(61%)。相比之下,傳統的士難以同時提供這些功能。
是次調查顯示,市民對網約車與的士角色有明確分工理解,並希望兩者在市場中並存。市民期望政府日後進行有關法規修訂時,應以乘客角度為核心,保障選擇權(56%)、維持足夠供應(50%)、提升服務品質(44%)及強化安全水平(50%)。
香港公共交通智庫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市民並非一味反對的士服務,而是更重視交通服務的靈活性與多元化。組織指出,未來政策方向應避免設限司機牌照數量,以免出現叫車困難或服務質素下降。
資料來源:香港公共交通智庫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