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就為大家分享過 POCO 最新推出,亦是旗下首部 Ultra 機款 F7 Ultra 的表現。其實 POCO 今代亦有推出 F7 Pro 機款,雖然採用上代旗艦配置,但定價更加抵玩。但表現又如何呢?用來打機會否比 F7 Ultra 遜色很多?就讓試玩了一段時間的 Edward 為大家詳細測試一下吧。
POCO F7 Pro 開箱直擊
在為大家詳細分享 POCO F7 Pro 的使用體驗前,先讓 Edward 為大家帶來這部新機的開箱直擊吧。
▲這就是 POCO 最新推出的 F7 Pro 的包裝盒,大家可以見到與 F7 Ultra 的風格完全相同。
▲筆者手上借測的 POCO F7 Pro 同樣是最高階配置的版本,為 12GB RAM + 512GB ROM 的銀色機身版本,盒面亦標示了它預載了小米自家的 HyperOS 作業系統。
▲一打開包裝盒就見到黃色紙盒,內藏了手機套、說明書及 SIM 卡槽針。
▲再下層就見到 POCO F7 Pro 真身。
▲而最底層就會見到附送的 90W 電壓充電火牛及 USB-A to USB-C 數據電源線。
▲至此開箱結束,之後按實手機電源鍵,就可以開機並進行初始設定了。
設計與 F7 Ultra 接近手感相若
先說設計吧,在風格上,POCO 今次推出的 F7 Pro,基本上與 F7 Ultra 十分接近,機背同樣是採用二段式設計,不過 F7 Pro 就全機背均是採用玻璃物料,但上半相機部分的玻璃就加入了線條紋理,而下半截就採用淨色設計,而且在細緻位上亦沒有加入類似 F7 Ultra 黑機般的閃粉效果,磨砂手感亦沒有那麼明顯,所以無論看上去還是摸上手,F7 Pro 均相對走較沉實的風格。另外 F7 Pro 機背邊位與熒幕均採用平面及直角邊位設計,單手握機操控沒有 F7 Ultra 那麼舒服,不過幸好 F7 Pro 無論厚度及重量均與 F7 Ultra 十分接近,所以長時間握機也不覺太重及辛苦。
▲POCO F7 Pro 與 F7 Ultra 一樣,機背也是採用二段式設計。
▲上方,即相機那部分依然是採用了強化玻璃物料。
▲不過下方就同樣是採用玻璃,但就採用淨色設計,與 F7 Ultra 的金屬手感有分別。
▲顏色方面,除了筆者借測的銀色機身外,還有較沉實的黑色及較清新的藍色,筆者覺得藍色及銀色均頗為吸引。
▲F7 Pro 採用了金屬質感的中框,但 Pro 版的金屬質感沒有 Ultra 版那麼明顯。
▲相比 F7 Ultra 採用弧邊機背設計,F7 Pro 無論機面熒幕還是機背邊位均採用平面方角設計,設計上有點不同。
▲所以單手握機操控手感沒有 F7 Ultra 那麼舒服。
▲幸好 F7 Pro 機身不算厚,重量也只有 206.6g,與 F7 Ultra 頗為接近。
▲所以即使長時間拿著手機使用也不會覺得太重及辛苦。
▲機身配置方面,開關鍵及音量鍵均設於機身右側,而機底就設有 SIM 卡槽、USB-C 插槽及內置喇叭。
▲機身亦支援 IP68 防水防塵功能,使用上自然更安心。
▲介面方面,POCO F7 Pro 預載了小米自家的 HyperOS 2.0 作業系統。
▲所以介面設計與其他小米手機分別不大。
▲此外,小米 F7 Pro 亦支援各種小米的互聯互通功能。
▲它亦支援各種小米自家的 AI 功能,亦支援 Google Gemini 及類似一圈即搜的 Google AI 功能。
相關文章:
【評測】POCO F7 Ultra 深入評測 打機表現佳 + 機身長保冷靜 + 相機表現中上 + 極抵玩定價 【評測】POCO X7 Pro Ironman 限量版開箱評測 設計具誠意 + 效能表現勝預期 + 相機成像不俗 【報價】POCO 平價機再現身 M7 Pro 5G 香港發佈 + 千元左右有交易
上代旗艦配置表現依然不俗
至於硬件配置方面,POCO F7 Pro 雖然只是採用上代旗艦手機的配置: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Adreno 75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LPDDR5X RAM 及 256GB / 512GB UFS 4.1 內存,但畢竟怎樣說也是旗艦配置,而且再舊也只是去年的配置,所以雖然 F7 Pro 效能上會比 F7 Ultra 差一截,但也不算太壞,至少無論從多個效能測試軟件所得的結果,以及日常生活應用體驗所得,基本上日常生活上完全可以應付得來,即使用來打機,只要不是很高要求的話其實問題亦不大。 加上 F7 Pro 本身亦支援雙卡雙待及 5G 網絡,而且透過 Game Turbo 軟件亦可以強化網絡接收表現,所以即使玩網絡遊戲或者睇串流影片都算流暢。
▲硬件配置方面,POCO F7 Pro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Adreno 75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LPDDR5X RAM、256GB / 512GB UFS 4.1 內存及建基於 Android 15 的 HyperOS 2.0 作業系統,可見除了內存採用較新的 UFS 4.1 制式外,其餘均屬於上一代的硬件配置。
▲POCO F7 Pro 亦支援記憶體擴展功能,最多可將 12GB 內存撥至 RAM 使用,提升多工作業效率。
測試軟件 | 細項 | 得分 (均衡模式) | 得分 (狂暴模式) |
Geekbench 5 | 單核運算 | 1589 | 1529 |
多核運算 | 5445 | 4908 | |
Geekbench 6 | 單核運算 | 2103 | 2086 |
多核運算 | 6203 | 6415 | |
3DMark | Wild Life | Maxed Out! | Maxed Out! |
Wild Life Extreme | 3514 | 3484 | |
Solar Bay | 6308 | 6313 | |
Steel Nomad Light | 1382 | 1375 | |
A1 SD Bench | 讀取 | 1278.54MB/s | 1983.46MB/s |
寫入 | 1009.22MB/s | 1128.15MB/s | |
PCMark for Android | 工作 3.0 | 15882 | 17633 |
安兔兔評測 | Nil | 1849313 | 1981010 |
Geekbench 5 | OpenCL | 13417 | 13995 |
Geekbench 5 | Vulkan | 16391 | 16367 |
Geekbench 6 | OpenCL | 14853 | 14882 |
Geekbench 6 | OpenCL | 16568 | 16914 |
▲效能方面,從各效能測試軟件獲得的結果可見,雖然 POCO F7 Pro 的得分不及採用最新旗艦硬件的 F7 Ultra 那麼高,但畢竟它只是上一代的旗艦硬件配置,所以得分亦十分不錯,這個效能應付日常生活絕對綽綽有餘,即使睇片上網都無問題,甚至用來打機,理論上要求不是去到很高,它也應付得到。
▲網絡方面,POCO F7 Pro 支援實體雙卡雙待功能。
▲亦支援香港的 5G 網絡。
▲筆者放入 1010 的 5G SIM 卡並在九龍塘又一城商場內以 Speedtest APP 測試網絡,結果下載及上載速度分別錄得 439Mbps 及 120Mbps,表現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F7 Pro 同樣支援最新的 Wi-Fi 7 制式,但同樣地不支援 6G 頻段。
散熱表現依然出色
至於散熱表現方面,雖然 F7 Pro 相比 F7 Ultra 低階一點,但它依然內建了與 F7 Ultra 相同的 LiquidCool 4.0 技術,同樣採用了立體雙通道 IceLoop 散熱系統及大達 5400mm² 超大導熱管,令硬件在高效運作時可比一般情況進一步下降多 3 度。筆者就嘗試以最高畫質及高幀率(60fps)設定下玩了《原神》接近 1.5 小時,並看看打機前後機身各部分的溫度對比,結果見到在未打機前,機面熒幕及機背平均溫度分別為 19.4 度及 19.1 度,而經過 1.5 小時打機後,機面熒幕及機背平均溫度也只是分別上升至 27.5 度及 26.4 度,同樣升幅雖然算多,但以如此高畫質設定玩了 1.5 小時《原神》,也只是去到這個溫度,摸上機身也完全不覺熱,甚至微暖的感覺也沒有!由此證明 POCO F7 Pro 的散熱表現確實十分出色,值得一讚。
▲與 F7 Ultra 一樣,F7 Pro 同樣內建了 LiquidCool 4.0 散熱技術,同樣採用了立體雙通道 IceLoop 散熱系統及大達 5400mm² 超大導熱管,令硬件在高效運作時可比一般情況進一步下降多 3 度。
▲為了測試散熱效果,筆者就在 F7 Pro 上玩了開至最高畫質及 60fps 幀率的《原神》超過 1.5 小時,看看打機前後的機身溫度如何。
▲在打機前,機面熒幕平均溫度為 19.4 度。
▲機背的平均溫度則為 19.1 度。
▲在玩了超過 1.5 小時《原神》後,機面熒幕溫度平均升至 27.5 度。
▲機背的平均溫度就升至 26.4 度,雖然升幅算大,但這個溫度水平筆者摸上機身仍完全不覺得熱,就連微暖亦沒有,可見它的散熱系統表現十分出色。
狂暴模式保證打機流暢但兩點較可惜
除了散熱系統外,F7 Pro 與 F7 Ultra 一樣,也是加入了全新的狂暴模式 4.0 技術,它在功能上基本上與 F7 Ultra 的狂暴模式 4.0 有 8 成相似,同樣支援超級解像度功能提升畫質,不過由於 F7 Pro 未有如 F7 Ultra 般內建 VisionBoost D7 獨顯晶片,所以就不支援遊戲 HDR 畫面風格,因此即使開啟了超級解像度功能,也只是令畫面清晰度上升而已,對比度沒有太大分別。另外,雖然 F7 Pro 同樣支援智能插幀功能,不過筆者以 F7 Pro 試過《原神》時,雖然同樣將設定中的幀率設定為最高 60fps,再同樣在 Game Turbo 模式中開啟「狂暴模式」兼開啟了「智能插幀」功能,筆者發現在 1.5 小時打機過程度,遊戲幀率未有如 F7 Ultra 般提升至 120fps,只是維持在接近 60fps 的水平,相信這亦是因為 F7 Pro 未有內建獨顯晶片所致。當然,實際遊玩的體驗上,筆者亦感受到流暢度依然十分高,觀察 Game Turbo 介面亦看到開啟後幀率確實更穩定地維持在十分接近 60fps 的水平,相比沒開此功能時幀率會比較飄,有時甚至會跌至 40fps 左右,所以雖然在 F7 Pro 上開啟「智能插幀」功能未能大幅提升打機時的幀率,但至少在玩《原神》時,也有助維持打機的流暢度,令打機上體驗保持不錯的水平,依然值得大家一試。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於 F7 Pro 未有內建獨顯晶片,所以官方表示 F7 Pro 的「狂暴模式 4.0」部分功能只支援配合《原神》使用,暫時未能支援其他遊戲,比較可惜。
▲F7 Pro 雖然硬件較舊一點,但依然支援最新的狂暴模式 4.0 技術,不過由於它未有內建 VisionBoost D7 獨顯晶片,所以暫時只可支援《原神》一款遊戲。
▲基本上用家切換方式亦相同,開啟 Game Turbo 後點按「遊戲模式」,就可以在一般模式及狂暴模式之間切換。
▲雖然仍可使用狂暴模式 4.0 技術,但由於它沒有 VisionBoost D7 獨顯晶片,所以畫面風格不支援開啟遊戲 HDR 模式。
▲而超級解像度功能就仍可使用,開啟後對遊戲畫質亦有頗明顯的提升。
▲不過智能插幀功能雖然仍可使用,但就不像 F7 Ultra 般可以在玩《原神》時將幀率提升至 120fps,最多只能長期維持在 60fps 的最高水平狀態。
▲雖然感覺有點被「奄割」,但 F7 Pro 開啟了狂暴模式 4.0 技術後,仍可有效提升觸控效果及將 Wi-Fi 網絡表現最佳化。
熒幕質素不俗可視角度高
至於顯示方面,POCO F7 Pro 內建了 6.67 吋 Flow AMOLED 熒幕,解析度為 3200 x 1440,並支援最高 120Hz 更新率,這個配置基本上與 F7 Ultra 一模一樣,因此在顯示效果上同樣十分出色,文字顯示清晰銳利,顯示色彩亦屬自然,可視角度亦十分高,整體表現十分出色,無論是打機還是睇戲煲劇效果都十分理想。
▲顯示方面,POCO F7 Pro 內建了 6.67 吋 Flow AMOLED 熒幕,亦採用了超幼邊框設計。
▲熒幕解析度為 3200 x 1440,亦支援最高 120Hz 更新率,配置與 F7 Ultra 相同。
▲熒幕顯示十分流暢,即使快速翻頁仍能清晰看到細字。
▲顯示效果方面,文字顯示清晰銳利,瀏覽影片時色彩表現亦屬自然,整體表現頗為出色。
▲可視角度亦十分高,從側面看熒幕亦未見顯示質素有所下降。
相關文章:
【評測】POCO F7 Ultra 深入評測 打機表現佳 + 機身長保冷靜 + 相機表現中上 + 極抵玩定價 【評測】POCO X7 Pro Ironman 限量版開箱評測 設計具誠意 + 效能表現勝預期 + 相機成像不俗 【報價】POCO 平價機再現身 M7 Pro 5G 香港發佈 + 千元左右有交易
相機採舊雙鏡系統表現不錯
至於相機方面,POCO F7 Pro 配置的依然是與上代一樣的雙主鏡設計,包括 5,000 萬像素主攝鏡及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未有如 F7 Ultra 般內建了長焦鏡,所以最遠只支援至 20x 數碼變焦,要拍攝遠物會比較困難。不過成像方面,畢竟 F7 Pro 的主攝鏡與 F7 Ultra 的一樣,也是採用了光影獵人 800 感光元件及 f/1.6 大光圈,所以主攝鏡的成像依然十分不錯,而超廣角鏡就屬中規中矩,一般日間攝影基本上問題不大,但夜攝或低光環境下拍攝,雜訊噪點會比較明顯,亦會出現較明顯的油畫化情況,不過 3 千多元的中階機,F7 Pro 主打的又並非拍攝效果,所以有此表現已算收貨。
▲POCO F7 Pro 在相機上可說是承襲了上代的配置,只採用雙主鏡設計,分別內建了 5,000 萬像素主攝鏡及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不過主攝鏡採用了光影獵人 800 感光元件及擁有 f/1.6 大光圈,所以主攝鏡表現亦有升級。
▲但由於 F7 Pro 沒有內建長焦鏡,所以最多只支援 20x 數碼變焦,拍攝遠物方面不及 F7 Ultra 方便。
▲另外由於只有主攝鏡支援高像素配置,所以高像素模式中只可使用主攝鏡拍攝,取景彈性亦不及 3 鏡均採用高像素配置的 F7 Ultra 高。
▲前置鏡頭同樣採用開孔式設計及設於熒幕頂部中央位置,像素亦只有 2,000 萬,亦比 F7 Ultra 低。
▲至於成像效果方面,筆者先在香港樂富,分別使用超廣角鏡 0.6x(第一張)、主攝鏡 1x(第二張)、主攝鏡 2x(第三張)及主攝鏡 20x 數碼變焦(第四張)拍攝風景,大家從上面相片就可見到畢竟 F7 Pro 採用的是舊相機系統,所以發展比較成熟,雙鏡色溫同步,清晰度亦頗高,表現算是理想。
▲之後筆者再以相同焦段,在北京八達嶺拍攝長城風景,可見出來的效果亦十分不錯,即使去到 20x 數碼變焦,亦可隱約看到遠方的參觀人群。
▲之後筆者再去到新加坡安德遜橋拍攝風景,出來的效果亦十分出色,清晰度亦十分高。
▲再去到新加坡聖淘沙的環球片場外拍攝,效果亦頗為理想。
▲去到室內環境的新加坡星耀樟宜拍攝,在日間拍攝效果亦算理想。
▲去到夜間在新加坡濱海灣花園進行拍攝,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只要環境光不是去到太暗,其實出來的表現仍算不錯。
▲去到新加坡聖淘沙的水族館內拍攝,即使去到光差環境較大的環境,效果亦算不俗,暗位雜訊亦不算明顯。
▲筆者再去到北京什剎海的荷花市場外拍攝夜景,畢竟環境光亦不算太暗,所以表現亦算不錯。
▲不過當筆者去到較暗的北京什剎海湖邊拍攝,因為環境極低光,所以出來的效果就不算太理想,亦較易出現因為手震而導致影像不清晰的情況。
▲另外,F7 Pro 亦支援不同的創意拍攝模式,像筆者在新加坡濱海灣花園中,就使用長曝光模式拍攝到十分漂亮的瀑布。
▲拍攝寵物效果亦十分理想。
▲人像模式方面,由於它並未設有長焦鏡,所以預設焦段只有 24mm 及 35mm 兩個。
▲不過人像模式拍出來的相片效果亦十分理想。
▲F7 Pro 亦支援微距拍攝功能,但在低光時拍攝微距相片效果始終不算太理想。
其他 POCO F7 Pro 相片一覽
▲拍片方面,F7 Pro 同樣支援 1080p60、4K60p 及 8K24p 解析度。
▲至於拍片效果方面,筆者先後在新加坡聖淘沙水族館及濱海灣花園拍攝 4K60p 影片,大家可以見到在夠光環境下,POCO F7 Pro 的 4K 影片拍攝效果還算不錯,但在低光環境下,出來的影片雜訊就會比較明顯,表現只屬一般。
耗電量理想用足一日無問題
最後電量方面,POCO F7 Pro 內建了 6,000mAh 容量電池,官方同樣表示足夠用家一般情況下用上一日以上。而為了實試是否如此,筆者就在手機電池充滿、熒幕亮度設定為 100%、音量設定為 50%、以及接駁 Wi-Fi 情況下,先以串流模式播放 Netflix 平台上的《哥斯拉 -1.0》電影(片長:120 分鐘);之後再將電池重新充滿,並在相同設定情況下,玩了 1.5 小時最高畫質兼啟動了「狂暴」模式的《原神》遊戲。結果在兩個測試下,前者僅耗用了 7% 電量,而後者就耗用了 26% 電量。以此推算,POCO F7 Ultra 在電量充滿情況下,預計分別可連續播放 28.6 小時左右串流影片或打 5.8 小時左右高畫質遊戲。由此可見 POCO F7 Pro 如果單純用來睇片的話,要用上一整天甚至更長時間應該問題不大,一般生活應用情況下應該更沒問題,但如果用家要用來打機的話,就建議隨身帶備外置充電器方便隨時回電會比較穩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充電方面 F7 Pro 只支援 90W 有線快充功能,雖然充電速度仍快,但就不支援無線充電,充電時就肯定不及 F7 Ultra 般方便了。
▲電量方面,POCO F7 Pro 內建了 6,000mAh 容量電池,電量甚至比 F7 Ultra 還要高,官方表示足夠用家在一般情況下使用一日以上。
▲為了實試是否如此,筆者就在手機電池充滿、熒幕亮度設定為 100%、音量設定為 50%、以及接駁 Wi-Fi 情況下,先以串流模式播放 Netflix 平台上的《哥斯拉 -1.0》電影(片長:120 分鐘)。
▲結果在這項串流影片播放測試中,POCO F7 Pro 僅耗用了 7% 電量,以此推算,它在電量充滿情況下,預計可連續播放 28.6 小時左右串流影片,足夠播放一日以上影片,電量十分理想。
▲之後再將電池重新充滿,並在相同設定情況下,玩了超過 1.5 小時最高畫質兼啟動了「狂暴」模式的《原神》遊戲。
▲但在打機測試中,打了超過 1.5 小時遊戲後,POCO F7 Pro 就耗用了 26% 電量。以此推算,POCO F7 Ultra 在電量充滿情況下,預計只可連續打 5.8 小時左右高畫質遊戲。由此可見 POCO F7 Pro 如果要用來打機的話,就建議隨身帶備外置充電器方便隨時回電會比較穩妥。
▲幸好 POCO F7 Pro 支援 90W 有線快充功能,即使回電亦十分快。但可惜它不像 F7 Ultra 般支援無線充電功能,充電上就相對沒那麼方便了。
總結:抵玩但未見突出
總括來說,今次 POCO 推出的 F7 Pro,整體來說表現算是四平八穩,畢竟 F7 Pro 只是建基於上代 F6 Pro 的基礎作出強化,所以除了外形採用與 F7 Ultra 差不多的風格外,其他配置相對只是以硬件升級至新一代為主,並未見很多突破性的新功能及設計。當然,在使用體驗上,F7 Pro 的表現依然是十分不錯,最重要的打機表現依然不錯,熒幕顯示亦出色,耗電量亦算合理,效能雖未去到最新但亦不錯。幸好定價依然十分抵玩,如果大家預算不多,但又想入手一部打到機整體表現亦不錯的手機,POCO F7 Pro 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有多點買機預算,F7 Ultra 始終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相關文章:
【評測】POCO F7 Ultra 深入評測 打機表現佳 + 機身長保冷靜 + 相機表現中上 + 極抵玩定價 【評測】POCO X7 Pro Ironman 限量版開箱評測 設計具誠意 + 效能表現勝預期 + 相機成像不俗 【報價】POCO 平價機再現身 M7 Pro 5G 香港發佈 + 千元左右有交易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