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睡前使用電子裝置,觀看熒幕一小時會令失眠風險上升 59%,並減少平均 24 分鐘睡眠時間。挪威一項針對 45,202 名年輕成年人的大型調查發現,不論使用電子裝置作何用途均會影響睡眠質素,無論是瀏覽社交媒體、觀看影片還是閱讀,使用電子裝置就會影響睡眠。研究由挪威公共衞生研究所主導,於 2025 年 3 月 31 日刊登於《Frontiers in Psychiatry》期刊。
熒幕使用與睡眠質素的關係
挪威公共衞生研究所的 Gunnhild Johnsen Hjetland 博士指出,睡前熒幕使用對睡眠的影響主要源於時間替換效應,即熒幕活動佔據了原本用於休息的時間。她表示:「如何使用電子裝置對睡眠影響不大,關鍵在於總使用時間。」研究涵蓋 2022 年挪威學生健康與福祉調查的數據,參與者為 18 至 28 歲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學生。結果顯示,睡前使用熒幕一小時,失眠症狀的機率增加 59%,睡眠時間平均縮減 24 分鐘。相關資訊方面,香港大學研究睡眠的實驗室「HKU Sleep Lab」早前亦提及,熒幕發出的藍光可能影響晝夜節律,延遲入睡時間,與挪威研究結論不謀而合。
熒幕活動的多樣性與影響
研究將熒幕活動分為三類:僅使用社交媒體、不包括社交媒體的其他活動,以及包括社交媒體的多項活動混合。數據顯示,不同活動對睡眠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推翻了因社交媒體互動性較強而更損睡眠的預期。Gunnhild Johnsen Hjetland 建議,若睡眠質素欠佳,可考慮睡前 30 至 60 分鐘停用熒幕,並關閉通知以減少干擾。
研究的局限與未來展望
研究團隊承認,這項調查無法證明因果關係,例如是否熒幕使用導致失眠,抑或失眠者更傾向使用熒幕。此外,研究集中於挪威文化,未有生理數據支持,結論或不完全適用於全球。有興趣閱讀全文的朋友可點擊連結。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睡眠研究中心、Sci Tech Daily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