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近日申請專利,計劃開發能將動物行為翻譯成人類語言的 AI 技術。據《南華早報》報道,這項技術將利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演算法,透過分析動物的「聲音、肢體語言」以及其他生物信號來理解寵物的需求和情緒。
多方位數據收集成為關鍵技術
這項技術並非真正實現「與動物對話」,而是透過多種輸入數據來分析寵物當前的情緒狀態。百度的專利將收集包括聲音、肢體語言、行為變化及其他生物信號,以推斷寵物可能想表達的需求。系統目標是讓你知道你的寵物是否餓了,或有其他緊急需求,而非進行複雜對話。
技術運作原理
據專利申請文件所述,百度的翻譯方法首先從目標動物收集各種類型的數據,包括「聲音、肢體語言、行為變化和其他生物信號」。系統隨後通過分析這些數據來確定動物的「情緒」,最後將其轉換為人類語言。該技術涉及 AI 的多個分支領域,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若動物發出的聲音與歷史情緒記錄不符,研發團隊會手動為聲音數據添加標籤,更新樣本並調整模型參數,以提高系統準確性。
智能寵物翻譯市場現況
寵物翻譯應用在智能設備領域並非新鮮事物。一款日本狗語翻譯設備曾在 2002 年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最佳發明」之一。目前市場上已有大量寵物翻譯應用程式,尤其針對貓狗,部分應用下載量達數千萬次,但普遍評價不佳。如果百度能開發出準確度較高的技術,可能會在市場中取得重大突破。
業界人士預計,不同物種之間的「翻譯」難度差異很大,較聰明的犬種可能能夠實現更廣泛的「交流」,而貓咪、籠中鳥或魚類則相對有限。此外,機器學習算法需要針對每個物種進行重新調整。
專利審批流程
上海段邦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夥人游雲庭表示,專利申請文件的公開並不意味著專利已獲批准。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評估申請的過程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百度於去年 12 月提交了該專利申請,直到本週二才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
來源: SCMP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