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Samsung S25 系列的評測文,Edward 就為大家分享了究竟舊機用家是否值得升級。那麼如果真的打算升級或入手全新 S25 系列,三部新機:Galaxy S25、Galaxy S25+ 及 Galaxy S25 Ultra 在硬件等級上又如此相近,又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呢?就讓筆者給予各位 unwire.hk 讀者一些方向,讓大家更容易選到最適合自己使用的機款吧。
以下內文雖屬評測,但筆者會從各項使用體驗上去分析各機的特點,並找出 3 部 S25 系列新機究竟適合哪些用家入手,而非單從比拼勝敗分高下。
1. 單手操控體驗
首先相信最多用家注意的肯定是單手操控體驗,今次三部 S25 系列新機在設計上均採用十分相近的設計 ID,不過如果再細心點看,雖然三部 S25 系列的四角均採圓角設計,但 S25 及 S25+ 的四角的弧度會較 S25 Ultra 大,所以拿在手掌時會更不刺手掌更舒服。另外,S25、S25+ 及 S25 Ultra 的熒幕分別為 6.2 吋、6.7 吋及 6.9 吋,而機身闊度就分別為 70.5mm、75.8mm 及 77.6mm,如果對單手操控及打字十分重視的用家,S25 的手感會是最為理想,S25+ 及 S25 Ultra 的分別反而不算太大。但當然,如果大家十分需要用到 S Pen 作繪圖記事的話,S25 Ultra 似乎是唯一的選擇。至於針對需要長時間拿著手機使用的用家,當然是最輕最細部的 S25 表現最為理想,但如果既想有大熒幕又想輕,重量不足 200g 的 S25+ 亦算是不錯的選擇。
▲在設計上,今代 S25 Ultra 在設計上更各 S25 及 S25+ 靠攏,四個角位改為比上代更圓的設計,令三機的設計 ID 風格更相似,更像「一家人」。
▲將三機的角落位放在一起,大家就會見到雖然 S25 Ultra(左上)改為較圓角,但 S25(左下)及 S25+(右)的角位會採用較大的弧度。
▲而機背設計上,S25(左)及 S25+(右)機邊及機背採用相同的顏色設計。
▲相比之下 S25 Ultra 的機邊及機背就採用撞色設計,感覺更有型及更商務風。
▲如果說到單手握機及操控,最細部的 Galaxy S25 肯定是最佳選擇。
▲Galaxy S25+ 相對地在大熒幕及單手操控兩者之間取得較佳的平衡。
▲至於最大部的 Galaxy S25 Ultra,單手操控相對地會有些少困難,但筆者覺得還算可以。
▲重量方面,當然是最細部的 S25 最輕身最易外攜使用,重量只有 161.2g;不過即使最大部最重的 S25 Ultra,重量也只是 216.6g,相比上代 Ultra 機款已輕身不少,而相對另外兩部手機亦不算重很多,外攜使用還算可以。
2. 機身設計
至於機身設計上,以往筆者都有提及過今年 S25 Ultra 在設計上更趨向於 S25 及 S25+ 的風格,令整個 S25 家族更像「一家人」,不過 S25 Ultra 畢竟定位是針對商務用家而設,所以設計風格上更商務風一點,用色亦較為沉實;至於 S25 及 S25+ 相對較為面向主流用家市場,所以用色上會較鮮艷及大膽一點,所以觀感上筆者覺得 S25 及 S25+ 會較吸睛漂亮,但如果追求務實沉穩,S25 Ultra 的設計風格亦算頗為討好。
相關文章:
【評測】Samsung 全新中階機 Galaxy A56 / A36 極速抵港 新色搶眼 + 更多 AI 功能下放 + 開售詳情公佈 【評測】Samsung Galaxy S25 Ultra 值得升級?S25 Ultra vs S24 Ultra 比對 + 7 日試用個人感想 【評測】Samsung Galaxy Book5 Pro 360 詳細評測 屏幕依舊亮麗 + AI 功能不多 + 效能中上水平
3. 熒幕顯示
至於熒幕方面,前文亦提及過 S25、S25+ 及 S25 Ultra 分別內建了 6.2 吋、6.7 吋及 6.9 吋熒茦,不過三者均是採用 Dynamic AMOLED 2X 材質,更新率亦同樣支援最高 120Hz,所以在顯示質素及流暢度上其實三機分別不大,文字顯示均是清晰銳利,色彩亦同樣偏自然向,用來睇片睇相均十分一流。所以在熒幕顯示上,三者最大的分別只是在於視覺體驗上,畢竟 S25 熒幕較細,解析度也只有 2340 x 1080,所以在顯示範圍上及視野開闊度上,肯定不及熒幕解析度同樣為 3120 x 1440,熒幕尺寸亦較大的 S25+ 及 S25 Ultra,而這也是單手操控及熒幕視野之間的決擇,在選購時大家確實要留意這一點。
▲S25(左)、S25+(中)及 S25 Ultra(右)分別內建了 6.2 吋、6.7 吋及 6.9 吋 Dynamic AMOLED 2X 熒幕。
▲熒幕解析度方面,S25 會較低,只有 2340 x 1080;而 S25+ 及 S25 Ultra 就較高,達到 3120 x 1440,但三機的更新率最高均可達 120Hz。
▲至於顯示效果方面,其實三機均是採用 Dynamic AMOLED 2X 材質熒幕,所以瀏覽文件上文字均清晰銳利地顯示出來,均十分理想。不過由於解析度較高,S25+ 及 S25 Ultra 瀏覽內容會比 S25 多出幾行。
▲而瀏覽影片方面,三機的表現均差不多。
▲可視角度方面三機亦同樣十分廣闊。
4. 相機
至於相機方面,相信是三部 S25 系列最大的分別,大家看下表就知道了。
S25 | S25+ | S25 Ultra | |
主攝鏡像素 / 光圈 | 5,000 萬 / f 1.8 | 5,000 萬 / f 1.8 | 2 億 / f 1.7 |
超廣角鏡像素 / 光圈 | 1,200 萬 / f 2.2 | 1,200 萬 / f 2.2 | 5,000 萬 / f 1.9 |
一般長焦鏡像素 / 光圈 | 1,000 萬 / f 2.4 | 1,000 萬 / f 2.4 | 1,000 萬 / f 2.4 |
超級長焦鏡像素 / 光圈 | NA | NA | 5,000 萬 / f 3.4 |
由上表大家就可以看到,S25 Ultra 除了主攝鏡像素高出一大截外,亦多出一個擁有 5x 光學變焦的 5,000 萬像素的潛望式超級長焦鏡,就連超廣角鏡亦升級至 5,000 萬像素,對於追求最佳攝力的用家,S25 Ultra 肯定是最佳選擇。但如果大家平常只是作 casual 攝影,又無需拍攝超遠物件或風景的話,S25 及 S25+ 的三鏡配置已十分夠用,畢竟即使是較低階的這兩部手機,功能上亦是十分齊全,亦同樣支援 Samsung 自家的黑夜亮攝功能,所以在成像上影響不算太大。
S25 vs S25+ vs S25 Ultra 攝力比較
1. 日間室外
超廣角鏡
▲S25
▲S25+
▲S25 Ultra
主攝鏡 1x
▲S25
▲S25+
▲S25 Ultra
主攝鏡 2x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3x 光學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5x 混合 / 超級長焦鏡 5x 光學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10x 混合 / 超級長焦鏡 10x 混合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30x 數碼 / 超級長焦鏡 100x 數碼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2. 半室內
超廣角鏡
▲S25
▲S25+
▲S25 Ultra
主攝鏡 1x
▲S25
▲S25+
▲S25 Ultra
主攝鏡 2x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3x 光學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5x 混合 / 超級長焦鏡 5x 光學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10x 混合 / 超級長焦鏡 10x 混合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30x 數碼 / 超級長焦鏡 100x 數碼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3. 低光高光差
超廣角鏡
▲S25
▲S25+
▲S25 Ultra
主攝鏡 1x
▲S25
▲S25+
▲S25 Ultra
主攝鏡 2x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3x 光學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10x 混合 / 超級長焦鏡 10x 混合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一般長焦鏡 30x 數碼 / 超級長焦鏡 100x 數碼變焦
▲S25
▲S25+
▲S25 Ultra
5. AI 功能
至於 Samsung 近年主打的 Galaxy AI 功能,其實今次 Samsung 算是「賣大包」,由 Now Brief、Now Bar,到智能選擇、一圈即搜(連音樂辨識)、通話錄音、以文字生成圖像等功能,甚至拍片的音訊消除器及自動剪輯,無論大家使用的是 S25、S25+ 還是 S25 Ultra 都可以用得到,所以如果大家需要使用今次 Samsung 新推出的各項 Galaxy AI 功能,即使最細部最便宜的 Galaxy S25 都用得到,大家無需擔心細機就用不盡所有 AI 功能,確實佛心。
6. 使用時間
至於電量方面,今次 Samsung 推出的 Galaxy S25、S25+ 及 S25 Ultra,分別內建了 4,000mAh、4,900mAh 及 5,000mAh 容量電池,由於 3 部 S25 系列均是採用最新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所以理論上功耗是差不多的。而為了測試 3 部機各自的使用時間,筆者就將 3 部 S25 系列手機的電池均充至全滿,並同樣將三機熒幕調至最光、音量調至 50% 左右,再一樣以 Wi-Fi 連線連上 Netflix 並同樣以串流模式播放《哥斯拉 -1.0》電影(片長:120 分鐘),以查看三者的使用時間有多大分別。結果影片播畢後,S25、S25+ 及 S25 Ultra 的電量分別耗用了 10%、9% 及 12%,以此推斷三部 S25 系列手機分別可以串流模式最長播放 20 小時、22.2 小時及 16.7 小時,由此看來雖然 S25 及 S25+ 電池容量較細,但可能由於熒幕亦較細,所以擁有較長的使用時間,當中似乎 S25+ 在熒幕尺寸、電池容量及使用時間之間取得的平衡最好,大家在入手時不妨參考一下。
▲S25、S25+ 及 S25 Ultra 分別內建了 4,000mAh、4,900mAh 及 5,000mAh 容量電池。
▲為了測試 3 部機各自的使用時間,筆者就將 3 部 S25 系列手機的電池均充至全滿,並同樣將三機熒幕調至最光、音量調至 50% 左右,再一樣以 Wi-Fi 連線連上 Netflix 並同樣以串流模式播放《哥斯拉 -1.0》電影(片長:120 分鐘),以查看三者的使用時間有多大分別。
▲結果影片播畢後,S25、S25+ 及 S25 Ultra 的電量分別耗用了 10%、9% 及 12%,以此推斷三部 S25 系列手機分別可以串流模式最長播放 20 小時、22.2 小時及 16.7 小時,比較意外的是中間的 S25+ 使用時間反而是最長,熒幕最細的 S25 亦不錯。
相關文章:
【評測】Samsung 全新中階機 Galaxy A56 / A36 極速抵港 新色搶眼 + 更多 AI 功能下放 + 開售詳情公佈 【評測】Samsung Galaxy S25 Ultra 值得升級?S25 Ultra vs S24 Ultra 比對 + 7 日試用個人感想 【評測】Samsung Galaxy Book5 Pro 360 詳細評測 屏幕依舊亮麗 + AI 功能不多 + 效能中上水平
7. 效能
最後效能方面,一如前文提及 3 部 S25 系列均是採用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這枚 3nm 制程處理器,以及 Adreno 830 圖像處理晶片。其他硬件配置方面,三部 S25 系列均設有 12GB RAM + 256GB / 512GB ROM 的配置,只有 S25 Ultra 另外設有最高的 16GB RAM + 1TB ROM 配置,不過即使容量有別,全部均屬 UFS 4.0 規格,所以在表現上應屬同級。而效能表現方面,筆者就使用多個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S25、S25+ 及 S25 Ultra 的分別,結果可以見到在各項測試中,3 機的得分其實頗為接近。所以由此可見,3 部 S25 系列手機在效能上的分別真的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說是同級,所以大家就無需為了入手最佳效能的手機,而「焗買」最貴的 S25 Ultra 了,Samsung 確實十分體貼。
▲3 部 S25 系列手機均是用上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這枚 3nm 制程的全新處理器。
▲至於其他硬件配置,3 部機款均差不多。
測試軟件 | 細項 | 得分 (s25) | 得分 (S25+) | 得分 (S25 Ultra) |
Geekbench 5 | 單核運算 | 2187 | 2127 | 2168 |
多核運算 | 7583 | 7826 | 7937 | |
Geekbench 6 | 單核運算 | 2609 | 2769 | 3030 |
多核運算 | 9361 | 9662 | 10004 | |
3DMark | Wild Life | Maxed Out! | Maxed Out! | Maxed Out! |
Wild Life Extreme | 4520 | 5203 | 5187 | |
Solar Bay | 7733 | 7420 | 10759 | |
Steel Nomad Light | 1835 | 1510 | 2278 | |
A1 SD Bench | 讀取 | 1901.04MB/s | 1733.6MB/s | 1830.82MB/s |
寫入 | 698.28MB/s | 699.31MB/s | 710.95MB/s | |
PCMark for Android | 工作 3.0 | 20900 | 20324 | 21862 |
安兔兔評測 | Nil | 2062383 | 2056812 | 2230383 |
Geekbench 5 | OpenCL | 18546 | 19453 | 18074 |
Geekbench 5 | Vulkan | 21428 | 22840 | 23125 |
Geekbench 6 | OpenCL | 18914 | 18293 | 18607 |
Geekbench 6 | OpenCL | 23592 | 25288 | 26047 |
▲而效能方面,透過不同效能測試軟件測到的結果可見,S25、S25+ 及 S25 Ultra 的得分均十分接近,可見三機在效能上其實分別不大,即使選擇了最細熒幕的 S25 亦不用擔心。
▲即使 AI 運算上,3 部 S25 系列在 Geekbench AI 的得分亦差不多。
總結:史上最「體貼」S 系手機
總括來說,今次 Samsung 推出的 S25 系列 3 部新機,在硬件上的配置真的分別很微細,而在實際試用上筆者真的感受不到 3 部機有很大分別,即使在最細的 S25 上打機也十分流暢。可以說的是 3 部 S25 系列的最大分別主要有三:配色 + 設計、手感及相機,用家只要按前文筆者的分享去選取最適合自己的 S25 系列新機就可以了,完全是豐儉由人,確實是十分「體貼」的設計,確實抵讚。
不過如果大家真要入手貼士,以下讓筆者簡單說說這 3 部 S25 系列各自適合哪些用家入手吧。
Galaxy S25
- 重視單手操控及打字
- 細部易攜
- 顏色搶眼
Galaxy S25+
- 希望在單手操控與大熒幕兩者取得平衡
- 顏色搶眼
- 輕身易攜
- 較長使用時間
Galaxy S25 Ultra
- 追求極緻體驗
- 需要超級長焦鏡拍遠物
- 需要以 S Pen 繪圖記事
- 商務風用家
相關文章:
【評測】Samsung 全新中階機 Galaxy A56 / A36 極速抵港 新色搶眼 + 更多 AI 功能下放 + 開售詳情公佈 【評測】Samsung Galaxy S25 Ultra 值得升級?S25 Ultra vs S24 Ultra 比對 + 7 日試用個人感想 【評測】Samsung Galaxy Book5 Pro 360 詳細評測 屏幕依舊亮麗 + AI 功能不多 + 效能中上水平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