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AI 產業近期爆發一場爭議,原本率先接入 DeepSeek 模型並提供 API 及雲端鏡像服務的 潞晨科技,突然宣布終止相關服務,引發業界關注。潞晨科技創辦人 尤洋 透露,該服務的實際成本遠高於理論成本,導致企業難以承擔。這番言論隨即遭到力挺 DeepSeek 的網民猛烈攻擊,迫使他刪文道歉。此事件不僅凸顯 MaaS(Model as a Service) 商業模式在中國市場的困境,也讓中小 AI 雲端廠商面臨生存危機。
「MaaS(Model as a Service)供應商可視為 AI 模型企業(如 DeepSeek、OpenAI)的雲端服務提供者,透過 API 或訂閱形式提供 AI 模型推理與訓練服務。部分 MaaS 供應商不開發自己的 AI 模型,而是基於 OpenAI、DeepSeek 等現有模型提供增值服務,如 API 優化、私有化部署、度身訂造開發等,並透過訂閱、企業方案或算力出租等方式盈利。」
潞晨科技突停 DeepSeek API 服務 投資人:核心問題在成本
在早前 3 月 1 日,潞晨科技官網發布簡短公告,宣布將在一週後終止 DeepSeek API 服務,並提醒用戶盡快使用餘額,否則將獲全額退款。然而,這項決定來得突然,公告中也未解釋具體原因,導致外界紛紛猜測其背後原因。
事實上,今年 2 月初,潞晨科技曾高調宣布與 華為昇騰 合作,推出基於昇騰算力的 DeepSeek R1 推理 API 及雲鏡像服務,甚至提供免費試用,並強調該服務可與高階 GPU 表現持平,協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然而不到一個月,該服務便草草結束,讓不少開發者感到意外。
根據《新浪》報導,多位接近潞晨科技內部的消息人士透露,這次關停的核心原因仍是成本問題。雖然 DeepSeek 已開源部分推理組件,但第三方 MaaS 廠商仍難以達成官方成本水準,導致潞晨科技無法繼續支撐該服務。
DeepSeek 公布「高利潤」數據 潞晨創辦人:計算方式無參考價值
與潞晨科技公告停用 DeepSeek API 幾乎同時,DeepSeek 官方在知乎發文,聲稱其 推理系統理論成本利潤率達 545%,引發市場熱議。官方計算方式假設 GPU 租賃成本為 2 美元/小時,並以 DeepSeek R1 的定價來推算,每日總收入可達 56.2 萬美元(約港幣 438.4 萬元),遠超其 8.7 萬美元(約港幣 67.9 萬元) 的運行成本。
對此潞晨科技創辦人 尤洋 在社交平台發文反駁,直指 DeepSeek 的計算方式不具參考價值,因為該數據是基於用戶將 DeepSeek 的 App 和 網頁完全佔滿運行的情境,而不是 MaaS API 服務的常態運作模式。他指出,穩定的 MaaS 服務需要額外準備 5 倍算力,成本遠高於官方宣稱的數字。
在 DeepSeek 推出不久後,尤洋就評論 DeepSeek 相關模型的訓練成本,遠沒有傳言中那麼低,他測算指出:「滿血版 DeepSeek-R1 每百萬 token(輸出)定價 16 元,如果每日輸出 1000 億 token,一個月算下來接入方企業可獲得 4800 萬元收入。」據他測算,完成 1000 億 token的輸出,需要約 4000 台搭載 H800 的機器,以目前 H800 的市價或者折舊來計算,每月僅機器成本就達 4.5 億元,因此企業方可能面臨每月 4 億元的虧損,「用戶越多,服務成本越高,虧損越多」。
此外尤洋亦質疑 DeepSeek 在論文中提到「訓練一流大模型僅需 558 萬美元(約港幣 4,352.4 萬元)」,實際上這只是一次實驗的成本,完整開發大模型可能需要數十次實驗,導致整體成本高昂。但這番言論發布後,尤洋立即遭到網絡輿論圍攻,被迫刪文並發帖公開道歉。
相關文章:
M3 Ultra Mac Studio 開箱評測影片 : 近滿血版 Deepseek 本地單機亦流暢運行 DeepSeek 初心教學 + 懶人包 AI 人工智能幫你解決生活難題 中國 DeepSeek-V3 AI 模型登場 能在 Mac Studio 高速運算挑戰 OpenAI 霸權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