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絕大部分直板設計的旗艦手機,重量一般都超過 200g,當然各廠商都有自家不同設計去改善使用手感,但逾 200g 的重量始終仍是有點重。Samsung 早陣子就正式推出採用超輕薄設計的 Galaxy S25 Edge,旗艦級效能但重量只有 163g,厚度亦只有 5.8mm,確實令人眼前一亮。但實際使用起來手感又如何呢?就讓 Edward 在試用了一段時間後,為大家現在分享詳細用後感吧。
超輕薄手感放褲袋衫袋都舒服
今次 Samsung 推出的 Galaxy S25 Edge,顧名思義就是主打輕薄設計,筆者拿來同樣是 Samsung 旗下,去年年底推出的 Galaxy Z Fold6,以及今年年初推出的直板旗艦手機 Galaxy S25 Ultra 來作比較,筆者發現 S25 Edge 在重量上確實比兩部前作輕很多,而厚度方面自然比同樣是直板機的 S25 Ultra 薄一截,即使是大摺 Z Fold6,S25 Edge 的厚度與攤開熒幕後的厚度也是差不多,由此可見 S25 Edge 確實是十分輕薄,筆者試過即使男士用家將 S25 Edge 放入褲袋或褸袋,甚至是恤衫上袋感覺都不會太臃腫,長時間拿在手上使用自然亦十分舒服,加上機身薄亦不會太闊身,單手握機操控的手感亦比 S25 Ultra 好得多。
▲今次 Samsung 推出的 S25 Edge(右),大家從上圖可以見到明顯比 S25 Ultra(左)薄很多。
▲當然,相比「大摺」Galaxy Z Fold6(左),在摺疊情況下 S25 Edge(右)肯定是薄上一大截。
▲即使在熒幕展開的情況下,Z Fold6(左)的厚度也只是做到與 S25 Edge(右)差不多,可見 S25 Edge 機身確實做到十分薄。
▲至於重量方面,S25 Edge(第一張)以電子磅量度到為 163g,相比之下最接近的已是 S25+(第三張)的 187.5g,但依然輕了超多。當然,相比 S25 Ultra(第二張)的 217.2g 及 Z Fold6(第四張)的 240.1g,S25 Edge 的重量更是輕到極有感了。
▲而機身大細方面,拿來同樣是直板機的 S25 Ultra(左)及 S25+(右)與 S25 Edge(中)比較,大家可以見到 S25 Edge 與 S25+ 差不多,不過就比 S25 Ultra 細,而且機角及機身設計風格也與 S25+ 更近似。
▲正因 S25 Edge 是 S25 系列最輕薄的旗艦機,所以無論是單手握機還是單手操控的體驗均是最好,長時間使用亦十分舒服。
▲輕薄的極緻程度,去到基本上將手機放入褲袋或者恤衫袋外攜使用都不會覺得不適,值得一讚。
輕薄型格設計單手握感操控均舒適
另外,機身設計上,S25 Edge 採用了比 S25 Ultra 更圓角的設計風格,機邊與 S25 Ultra 一樣採用了鈦金屬物料,機背亦用上磨砂設計的 Gorilla Glass Victus 2 強化玻璃,尤其是鈦金屬銀色機款更是十分有型。此外,機面熒幕更採用了由康寧製造的全新玻璃陶瓷物料 Gorilla Glass Ceramic 2 保護,它在玻璃晶體中嵌入了微細晶體,令熒幕耐用性及防裂能力大大增強,熒幕韌性更大之餘亦可保持高光學透明度,加上手機依然支援 IP68 防水防塵功能,所以使用上仍然十分安心。
▲機身設計方面,S25 Edge 機背用上了磨砂設計的 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 2 強化玻璃,加上筆者手上的鈦金屬銀色機身,十分有型。
▲機身中框依然與 S25 Ultra 一樣,採用了鈦金屬物料。
▲最特別應該是機面熒幕,它採用了由康寧製造的全新玻璃陶瓷物料 Gorilla Glass Ceramic 2 保護,它在玻璃晶體中嵌入了微細晶體,令熒幕耐用性及防裂能力大大增強,熒幕韌性更大之餘亦可保持高光學透明度。
▲與 S25 系列其他機款一樣,也是採用了超聲波熒幕下指紋解鎖技術,解鎖靈敏度十分高。
▲至於機身佈局大致與 S25+ 相同,機身右側設有音量鍵及開關鍵,而機底就設有內置喇叭、USB-C 插槽及 SIM 卡槽。
▲介面方面,S25 Edge 與其他 S25 系列旗艦手機一樣,也是預載了 Android 15 作業系統及 One UI 7.0 介面。
▲所以介面上與 S25 系列其他機款完全沒有分別,尤其是 Samsung 用家很易上手。
▲另外,機身右側的開關鍵,用家亦可自設它在長按及按兩下情況下的功能。
▲而預載的助手,除了 Google Gemini 外,亦可使用 Microsoft 的 Copilot。
相關文章:
【評測】Samsung 全新中階機 Galaxy A56 / A36 極速抵港 新色搶眼 + 更多 AI 功能下放 + 開售詳情公佈 蘋果 iPhone 用戶收入呈現兩極化 三星 Galaxy 則穩守中產階層市場 Galaxy S25 Ultra 擋子彈救烏軍士兵一命 Samsung 承諾免費維修
電量勉強用一日還好
手機輕薄了,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肯定是電量會否有所削弱,畢竟 S25 Edge 的電量只有 3,900mAh,相比 S25 Ultra 的 5,000mAh 容量電池確實少了一大截。不過電量少了,官方仍表示可全日無間斷工作、打機等,究竟是否屬實?筆者就在充滿 S25 Edge 電池情況下,將熒幕亮度及音量分別調至最光及 50%,之後透過 Wi-Fi 連線,在 S25 Edge 上以串流模式欣賞了 Disney+ 的《破地獄》電影(片長 2 小時 6 分鐘)。最後在影片播畢後,電量由 100% 跌至 88%,合共耗用了 12%,雖然以此推算 S25 Edge 在充滿電情況下,仍足夠用家欣賞 17.5 小時的串流影片,雖然意外地比 S25 Ultra 的 16.7 小時串流影片播放時間長一點點,但相距亦不遠,可見雖然 S25 Edge 電量少了,但受惠於它內建的 mDNIe 技術,透過軟件微調令使用時間可有效延長。不過現實使用方面,雖然在一般使用情況下仍可用足一整天,不過仍然是有點勉強,尤其是對於會用手機打機的用家,還是隨身帶備外置充電器會穩陣一點。另外,S25 Edge 在充電上支援的電壓亦較低,有線充電最高只支援至 25W,無線充電方面就仍然支援 Qi2 制式,但電壓亦同樣最高只達到 15W,所以回電上仍是較慢,不過對於每日手機都「充過夜」的用家來說,影響應該不太大。
▲電量方面,S25 Edge 內建的電池為 3,900mAh,比 S25 系列其他機款均要少,可說是輕薄化後的「代價」。
▲電量少了,官方仍表示可全日無間斷工作、打機等,究竟是否屬實?筆者就在充滿 S25 Edge 電池情況下,將熒幕亮度及音量分別調至最光及 50%,之後透過 Wi-Fi 連線,在 S25 Edge 上以串流模式欣賞了 Disney+ 的《破地獄》電影(片長 2 小時 6 分鐘)。
▲最後在影片播畢後,電量由 100% 跌至 88%,合共耗用了 12%,雖然以此推算 S25 Edge 在充滿電情況下,仍足夠用家欣賞 17.5 小時的串流影片,雖然意外地比 S25 Ultra 的 16.7 小時串流影片播放時間長一點點,但相距亦不遠,可見雖然 S25 Edge 電量少了,但受惠於它內建的 mDNIe 技術,透過軟件微調令使用時間可有效延長。不過現實使用方面,雖然在一般使用情況下仍可用足一整天,不過仍然是有點勉強,尤其是對於會用手機打機的用家,還是隨身帶備外置充電器會穩陣一點。
▲另外,S25 Edge 在充電上支援的電壓亦較低,有線充電最高只支援至 25W,無線充電方面就仍然支援 Qi2 制式,但電壓亦同樣最高只達到 15W,所以回電上仍是較慢,不過對於每日手機都「充過夜」的用家來說,影響應該不太大。
熒幕依然出色可視角度高
至於顯示方面,Samsung Galaxy S25 Edge 內建了 6.7 吋 LTPO AMOLED 2X 熒幕,與 S25+ 完全相同,解析度及熒幕更新率亦同樣是 3120 x 1440 及最高 120Hz。顯示質素方面,筆者覺得依然十分理想,清晰度高之餘色彩亦自然亮麗,可視角度亦十分高。此外,雖然官方未有言明熒幕的峰值亮度,不過筆者在陽光下瀏覽過 S25 Edge 的熒幕,即使在陽光直射熒幕情況下,仍然有足夠亮度清晰顯示上面顯示的內容,所以使用上大家亦不用擔心。
▲S25 Edge 內建了 6.7 吋 LTPO AMOLED 2X 熒幕,與 S25+ 完全相同,亦同樣是採用幼邊框及方正邊位熒幕設計。
▲熒幕解析度及熒幕更新率亦同樣是 3120 x 1440 及最高 120Hz,亦與 S25+ 相同。
▲不過熒幕表現不算十分流暢,快速翻頁時較難看清細字內容。
▲但熒幕顯示質素算是不錯,文字顯示清晰銳利,瀏覽影片時色彩鮮艷得來偏自然向,整體出色。
▲雖然官方未有表示熒幕亮度如何,但只要開啟了最佳化亮度,或者開啟「額外亮度」,在強光直射熒幕依然是可以清晰看到顯示內容的。
▲另外畢竟仍是採用 AMOLED 2X 熒幕,所以可視角度亦高。
2 億主攝表現理想夜攝亦佳
至於相片成像方面,S25 Edge 在如此輕薄的機身中,依然內建了 2 億像素及 f/1.7 大光圈主攝鏡,以及 1,2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尤其是前者,筆者覺得十分難得。至於成像方面,筆者試過無論是日夜拍攝都有十分理想的表現,尤其是夜攝方面,無論是以 1,200 萬像素、5,000 萬像素還是 2 億像素拍攝的相片都有十分理想的效果,當然加入了 AI 運算的 1,200 萬像素(一般模式)拍出來的表現是最理想的,不但降噪表現十分理想,顏色鮮艷得來偏自然不太「味精」,即使沖曬出來的效果亦不用擔心。另外,S25 Edge 亦有齊之前 S25 Ultra 的 AI 相片編輯功能,無論是要 AI 擴圖、去除路人或雜物、或者以 Galaxy AI 在相片上手繪加入元素都無問題,好玩程度不下於之前的 Samsung 旗艦手機,值得一讚。
▲鏡頭方面,S25 Edge 為了令機身極緻輕薄化,所以相比 S25 Ultra,它取走了長焦鏡,只保留了 2 億像素主攝鏡及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
▲而前置自拍鏡頭依然採用了開孔式設計,像素為 1,200 萬。
▲相機介面與其他 S25 系列手機分別不大,而且可以直接在左方轉換鏡頭像素,十分方便。不過由於它未設長焦鏡,所以最遠只可做到 10x 數碼變焦。
▲成像方面,筆者先在日間室外,分別以 S25 Edge 的 0.6x 超廣角鏡(第一張)、1x 主攝鏡(第二張)、2x 主攝鏡(第三張)、4x 混合變焦主攝鏡(第四張)及 10x 數碼變焦主攝鏡(第五張)試拍,大家可以見到不同焦段的效果都十分不錯,清晰度高之餘色彩還原度亦高,表現理想。
▲之後筆者在日落情況下再以相同焦段試拍 S25 Edge 的攝力,大家可以見到表現同樣算是不錯,而且即使逆光拍攝,眩光情況亦不會太嚴重,表現收貨。
▲至於夜攝表現方面,筆者在入夜後再在尖沙咀鐘樓附近測試 S25 Edge,大家可以見到即使在低光環境下,S25 Edge 的相機依然有十分不錯的攝力,加上內建的黑夜亮攝功能,亦令低光拍攝時擁有低雜訊、高清晰度及高色彩還原度的效果,表現同樣值得一讚。
▲最後筆者再測試 S25 Edge 的主攝鏡在拍攝一般模式(第一張,1,200 萬像素)、50MP 模式(第二張)及 200MP 模式(第三張)的表現,大家可以見到在一般模式下,S25 Edge 主攝鏡的測光、控光準確度會出色很多,尤其是在低光環境下拍攝更加見到分別;相比之下 50MP 及 200MP 模式拍出來的夜攝相片會出現少許過度曝光情況,不過這也要是放大後才會見到,一般情況下相片效果仍是不錯的。
▲作為 S25 系列的一員,S25 Edge 自然亦支援 Samsung Galaxy AI 的造相功能,例如在生成式編輯中,就可以做到 AI 擴圖,效果亦十分自然。
▲此外,在 S25 Edge 上亦可做到在相片上塗鴉後,再以 Galaxy AI 生成圖像並貼於相片上,後製十分方便。
旗艦級效能打機都無問題
最後硬件配置方面,Samsung Galaxy S25 Edge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處理器及 Adreno 830 圖像處理晶片,加上 12GB RAM 及 256GB / 512GB 內存,基本上配置除了內存沒有 1TB 選項外,其他都已與 S25 旗艦系列睇齊。至於表現方面,筆者使用了多個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S25 Edge 的表現,結果見到各方面的得分都算不錯,雖然得分比 S25 系列其他機款都要低,但相距不遠,所以仍屬旗艦級表現,筆者試過即使用來打機都無問題(只要大家不介意會加速耗電)。加上它同樣支援實體雙卡雙待、5G 網絡及 Wi-Fi 7 + 2.4 / 5 / 6GHz 三頻,所以如果大家不介意使用時間短一點,S25 Edge 的表現依然算是不錯的。
▲最後硬件配置方面,S25 Edge 依然用上了與其他 S25 旗艦手機相同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處理器、Adreno 83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RAM 及 256 / 512GB 內存。
測試硬件 | 測試軟件 | 細項 | 得分 |
CPU | Geekbench 5 | 單核運算 | 2079 |
多核運算 | 7612 | ||
Geekbench 6 | 單核運算 | 2783 | |
多核運算 | 9019 | ||
GPU | 3DMark | Wild Life | Maxed Out! |
Wild Life Extreme | 4718 | ||
Solar Bay | 8231 | ||
Steel Nomad Light | 1816 | ||
儲存空間 | A1 SD Bench | 讀取 | 1523.73MB/s |
寫入 | 699.5MB/s | ||
整體系統效能 | PCMark for Android | 工作 3.0 | 20338 |
安兔兔評測 | Nil | 1939200 | |
Geekbench 5 | OpenCL | 20127 | |
Geekbench 5 | Vulkan | 23310 | |
Geekbench 6 | OpenCL | 18111 | |
Geekbench 6 | Vulkan | 25518 |
▲效能表現方面,筆者使用了多個效能測試軟件測試 S25 Edge 的表現,結果可以見到它的得分雖然比其他 S25 系列旗艦手機低,但相距亦不遠,依然屬於旗艦級性能,筆者認為即使用它來打機都問題不大。
▲網絡上 S25 Edge 依然可支援香港的 5G 網絡,亦支援實體雙卡雙待功能。
▲筆者在啟德主場館外將 csl. 5G SIM 卡放入 S25 Edge 並以 Speedtest 測速,結果下載及上載速度分別錄得 275Mbps 及 98.4Mbps,表現理想。
▲另外,S25 Edge 亦支援最新的 Wi-Fi 7 制式,亦支援 2.4 / 5 / 6GHz 三頻,上網速度表現理想。
▲雖然機身輕薄了,但 S25 Edge 支援的 Galaxy AI 功能與 S25 系列其他機款是一模一樣的。
▲S25 Edge 亦支援僅在裝置上處理 AI 數據的功能,以保障用家私隱,不過功能就會少一截。
▲當然,S25 Edge 亦支援 Now Bar 及 Now Brief 功能,介面及功能與 S25 其他機款是一樣的。
相關文章:
【評測】Samsung 全新中階機 Galaxy A56 / A36 極速抵港 新色搶眼 + 更多 AI 功能下放 + 開售詳情公佈 蘋果 iPhone 用戶收入呈現兩極化 三星 Galaxy 則穩守中產階層市場 Galaxy S25 Ultra 擋子彈救烏軍士兵一命 Samsung 承諾免費維修
總結:輕薄 + 效能不錯平衡但使用時間嫌不足
總括來說,今次 Samsung 推出的 Galaxy S25 Edge,基本上是 S25 系列延伸出來的變種,主打當然是它的輕薄型格設計,筆者亦確實認同在現今旗艦手機中,S25 Edge 確實是最輕薄的選擇之一,加上它的熒幕、相機表現均屬旗艦級水平,如果大家不追求要拍遠遠物,同時對高便攜度十分重視的用家,此機確實是十分不錯的選擇。唯一較大的兩個缺點,就是使用時間偏短,以及定價偏貴了。當然,如果大家不介意這兩點,S25 Edge 仍是市場上頗吸引的旗艦手機之選。
相關文章:
【評測】Samsung 全新中階機 Galaxy A56 / A36 極速抵港 新色搶眼 + 更多 AI 功能下放 + 開售詳情公佈 蘋果 iPhone 用戶收入呈現兩極化 三星 Galaxy 則穩守中產階層市場 Galaxy S25 Ultra 擋子彈救烏軍士兵一命 Samsung 承諾免費維修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