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處將於 5 月 23 日推出「小型無人機行動調配」先導計劃,首階段在邊界警區及西九龍總區實施,為期 3 個月。這計劃標誌警隊從被動使用轉為主動運用無人機技術,透過配備熱像儀及夜視功能設備進行高空巡邏,大幅提升執法效率同時確保市民私隱及安全。
大型活動科重點及搜查組警司高仲英表示,市區無人機將於區域最高點 60 米以上位置巡邏,主要監察公共區域而非私人空間。首階段將在邊界區採用自動化無人機庫系統實現自動邊境巡防,而西九龍地區則由警員手動操作無人機高空巡邏,防範爆竊偷盜等罪案並於必要時觀察犯案者逃跑路線。
據大型活動科總督察羅海明介紹,傳統人手巡邏邊境圍網每次需時約一小時,運用無人機技術後僅需 15 至 20 分鐘完成,大幅提升效率。「使用自動化機庫巡邏必定可以節省工序及時間,讓警員執行其他警務工作」。警方現有 10 部無人機庫供邊境使用,西九龍總區則配備超過 20 部不同款式無人機。
針對市民私隱疑慮,警方採取多項保障措施。高仲英強調,無人機巡邏前約一週會通知指定區域物業管理處及張貼告示橫幅,告知市民該區域進行無人機巡邏。無人機執勤時閃爍紅藍色燈光,並貼有反光識別標誌。警方日常巡邏以即時監察為主,只針對公共區域而非建築內部等私人空間,僅在發現罪案時才啟動錄影功能。
安全方面,市區巡邏無人機均配備「無人駕駛航空器降落傘系統」,遇設備故障時自動啟動,減緩墜落衝擊力,為地面人員及市民提供充足避險時間。所有無人機操作均由通過《小型無人機令》《進階操作》考核及警隊內部資格訓練人員執行。警方表示,在市區操作無人機時,必須安裝降落傘,最低開傘高度為 60 米,確保即使發生故障亦能安全降落,保障市民安全。
警方計劃最快今年第四季開展第二階段計劃,於山頂及長洲等地推行無人機巡邏,最終目標為全港所有警區建立無人機巡邏網絡。此舉配合警隊「數碼警政」發展方向,利用科技簡化流程增強執法效能,與全球多國執法部門無人機應用趨勢相符。
來源:RTHK
相關文章:
NTT 成功開發「空中避雷針」無人機 成功誘導雷電到指定位置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